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1:03

12年國教國中適性輔導列車分享輔導成果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05.14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由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擔任列車長,台中市教育局長吳榕峰擔任站長,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列車第八班次,於今天停靠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應邀到場分享適性輔導成果,還邀請列車主角東勢國中學生黃子瑜,當場分享個人經驗。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為落實國中學生適性輔導,提倡「我要、我能、我選擇」的適性揚才政策,提供校長、教師與教育夥伴分享適性輔導工作的經驗,特在全國各地舉辦了二十五場次「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列車」;十四日第八班次列車,正式在台中市啟動。 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擔任列車長,他表示十二年國教有三大願景,「成就每一個孩子」、「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厚植國家競爭力」。因此,透過國中學生適性輔導、生涯試探,瞭解學生想要什麼?學生能得到什麼?學生透過適性輔導,可以清楚瞭解自己的興趣與性向,選擇自己有興趣且能力所及的目標,做好「適性揚才」的生涯規劃。 副市長蔡炳坤建議中央與地方透過充分溝通與對話,確實瞭解學生與家長真正的需求,落實「國中適性輔導」的目標,其次針對超額比序「志願序」的問題,他也指示應妥為規劃,以避免產生「高分低就」的情形,損及學生就學權益。 吳榕峰表示,台中市多年來積極推動技藝教育課程,全市有八十所國中皆辦理技藝教育課程,更有十九所國中辦理技藝教育專班,確保學生教育的選擇權,對於孩子的未來,學校師長應給予參考並適時引導,早一點發覺學生的興趣、性向,早一點做生涯試探是絕對必要的。 列車主角,東勢國中九年級學生黃子瑜,從小在家長開放式的教育嘗試各類學習,包括繪畫、鋼琴、語言,原本在「興趣」與「能力」間拔河的子瑜,透過目前就讀台灣大學法律系劉哲鯤學長的返校座談,解開她心中的疑惑:其實興趣跟職業可以併進,有興趣的話,將來職業可以做得更好。 東勢國中校長楊登進表示,學校的適性輔導工作,透過學生個人「生涯檔案」及「生涯輔導紀錄手冊」建置,讓學生從「人格特質」、「能力」、「興趣」三面向來尋找自己未來可能的方向,也透過實地的職業訪談,瞭解各行各業的甘苦。 此外,輔導室更透過賴氏人格測驗、性向測驗、興趣測驗,讓學生自我了解;安排職校參訪、生涯覺察與試探實作、生涯博覽會等,加強學生對於職業類科的認識;也結合社區資源,進行社區產業參訪活動,包括東勢區農會信用部、附設農民醫院、果菜市場供銷部,讓學生更了解在地產業。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