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典忠:市府舉辦法會安靈中社遺址亡靈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05.08
台中市清水區藝術街至鰲峰路308巷路段,陸續挖出人骨,經碳14鑑定年代距今約八百年至一千三百年之久,議員楊典忠要求市府舉辦法會以慰亡靈。
台中市清水區不僅是人文薈萃的海線城鎮,更是文化資產相當豐富的地方,鎮政路計劃道路延伸工程經過市定遺址中社遺址,於是市府委託中研院進行遺址搶救挖掘,去年考古搶救共挖掘出五十七具骨骸及大量史前器皿文物,由於道路開闢在即,考古搶救完畢後隨即進行道路施工,目前該路段(藝術街至鰲峰路308巷)已完工,今年三月,鎮政路與鰲峰路308巷口最後一塊耕地完成徵收,文化局再度委請中研院進行兩個月考古搶救,又挖掘出史前文物及九具人類骨骸。
文化工作者陳家彥表示,從周邊文化層研判遺址範圍比挖掘現場還要大,據現場狀況來看,中社遺址是目前國內範圍最大、出土人骨最多的番仔園文化遺址,但是重視程度卻是最低,他質疑為甚麼非得等到道路工程期限逼近才進行搶救?
中社遺址自二○○八年公告為縣定遺址後,就應該劃設保存範圍與保護措施,依照文資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遺址由主管機關擬具遺址管理維護計畫,進行監管保護」,第四十三條也規定「為維護遺址並保全其環境景觀,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擬具遺址保存計畫,並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或國家公園法等有關規定,編定、劃定或變更為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並依本法相關規定予以保存維護」,明明有法有據,文化局卻「自動失能」,這種直轄市等級的文化局簡直是文化城之恥,未來將向監察院控訴台中市政府破壞市定遺址,糾彈失職人員。
前往查看的議員楊典忠表示,雖然開闢鎮政路在即,對於遺址搶救挖掘出大量人骨,希望文化局做好中社遺址文物的保存與保護,也希望市府應在當地舉辦法會以慰亡靈。
圖說:議員楊典忠到清水區中社遺址查看挖掘情形。(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7.09
台中市府設街友就業中繼站2013.08.03
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參加東區社區健康活動2014.01.01
清水五權路出現三家彩券行集中特殊景觀2012.09.25
胡志強:建國市場停車場明年一定追加預算2014.12.05
農試所喚起國人共同關注保護土壤環境2010.02.25
2010大坑嘉年華元宵點燈感恩祈福活動2015.09.01
台中市iBike40站點公布2014.10.29
清水警方破獲詐騙集團逮捕八名涉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