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全球暖化農委會調適國內水稻生產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3.05.02
近年來在快速的氣候變遷趨勢下,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呈現上升現象,也造成降雨型態紊亂失序、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升高,對於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帶來嚴重的威脅。
針對全球暖化情境對國內稻米生產的可能影響,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注意到此一問題的重要性,並責成所屬試驗改良場所進行相關研究探討,提出因應解決對策。
農業試驗所據此評估國內現行良質水稻栽培品種對於溫度變化的敏感性,發現生育期間氣溫的上升將會影響水稻的生產,不同水稻品種各有不等的敏感反應。
水稻整個生育期的平均氣溫介於22-24℃範圍時,各個受評估稻種將可以發揮遺傳潛能達到最大的生產量。當整個生育期的平均氣溫上升時,將隨著升高幅度的高低有不等程度的產量下降比例;大致上,升高1℃時約有2-8%的減產,升高2℃時約有8-16%的減產。
在較敏感的穀粒充實期間平均氣溫介於24.5至25.5℃範圍較合適,平均氣溫的上升將形成較大的負面結果,因此氣溫上升幅度的高低將帶來較大程度的下降比例;大致上,升高1℃時約有4至15%的減產,升高2℃時約有9-36%的減產。
在氣溫對米質的影響方面,穀粒充實期間平均氣溫的升高,將減少直鏈性澱粉的含量,也可能增加粗蛋白質的比例,造成米粒透明度的減低,以及完整米粒百分比的下降,因而減損米質及經濟價值。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用心獲得這些試驗研究的結果,將可以提供不同良質稻種選擇適當的栽種地區,或者調整合適栽植日期,作為因應全球暖化趨勢之國內水稻生產的依據,以確保獲得量高與質佳的稻作生產,達到穩定國內稻米生產質量並維護糧食安全目的,讓國人食的安心、吃的開心!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2.07
台中智慧機械與航太攜手國機國造委製啟動2011.05.24
飲料食品違法添加DEHP塑化劑回收下架2014.07.03
水利局說明污水下水道二階段施工方式2009.03.02
霧峰公所清潔隊送二手衣物2016.01.18
中市力推安全高品質農業2014.09.15
中市辦理建築物公共安全績效優異2008.04.19
興大與捷克科技大學 簽訂雙聯學制2012.04.13
旱溪媽祖巡行十八庄活動今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