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番荔枝」炭疽病好發期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3.05.01
臺東地區番荔枝(釋迦)已進入夏期果授粉期至小果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春末夏初氣候多變化且濕度高,容易發生病害。近年監測發現,5月中旬至7月為番荔枝炭疽病好發期,尤其遇上風雨可能造成果園大發生。臺東場表示農友應落實果園田間管理工作,以預防果實發生炭疽病。
炭疽病為番荔枝果實常見之病害,病原菌最適生長溫度約在25~28℃,當環境悶濕時才伺機發病。病原菌本身的病原性雖然不強,但會潛伏在枝條、果實及葉片上,在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有雨時最容易發生。
炭疽病發病初期在果實表面形成局部區域粉灰色的病斑,隨病勢逐漸發展,在鱗目上形成黑色塊狀病斑,有時在病斑上會龜裂。剖開病斑處,病勢僅發生至鱗目層,尚未侵入果肉,但後期會逐漸蔓延至整顆果實外表及內部,外表病斑在濕度高時會產生橘紅色的孢子堆,為田間主要感染源,可藉由風雨傳播。
病害多發生在植株通風不良部位,農友若疏於管理時會導致果園發生嚴重感染,造成損失。若發現有前述病徵時,應立即採取下列適當的防治措施:
1.適當修剪枝條,避免植株過於茂密,保持通風,可降低病害發生情形。
2.殘枝及病果務必帶出果園銷毀,或在果園放置垃圾桶將病果丟棄於內,雖然費工,卻是降低果實罹病率的最好方法。病果若直接丟棄於果園地上,容易因果實上產生之孢子堆造成病害大發生。執行病果處置工作,罹病率可大幅減少至2成,未做病果處置的果園,罹病率高達8成,其成效相當地顯著。
3.藥劑防治:噴藥前,應先適當修剪枝條,使藥劑容易到達樹冠內部。另外,噴藥車施藥時應放慢速度,使藥劑能均勻撒布在植株葉面、枝條及果實上。
番荔枝為臺東地區重要產業,有鑑於去年5月中旬至8月因受鋒面及颱風影響,造成番荔枝炭疽病發生嚴重,令農友損失慘重,今年度請農友務必做好預防工作,以確保收成。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8.09
台東-上網徵車手小心打工陷阱2009.01.30
春節返鄉專車服務活動2010.12.09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11日感動登場2012.07.13
台東-知本林道瀑布下深潭禁止戲水2012.03.29
幹練偵查佐 鍥而不捨找回名貴相機失主2012.02.23
台東縣各界101年農民節慶祝大會2012.02.21
台東縣衛生局游泳池 溫泉水質檢測2012.03.21
鄉代主「夫」 好警助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