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修約陳菊:改善財務最佳策略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05.01
面對高雄捷運公司財務問題,高雄市政府擬採取修約方式,提前移轉高捷機電資產,改善經營現況,以確保高捷健全穩定發展。
市長陳菊今(1)日於議會表示,為了大眾利益,捷運不能停駛,修約是目前改善財務結構最佳方式,不但能減少政府負擔,也能同步獲得增資,她對高捷深具信心,盼議會及市民共同支持,讓捷運永續經營。
陳菊表示,高雄捷運是除台灣高鐵之外,全國唯二以BOT方式興建的公共運輸系統,為公務部門節省至少420億元的興建費用,及每個月至少一億元的人事成本,雖然面臨先天環境不佳、整體路網未臻完善等問題,但高捷系統安全穩定,備受各界好評,也屢次獲得國際獎項肯定,成為高雄榮耀,為百年城市發展奠定基礎。
陳菊表示,有別於北捷,高捷公司必須面臨結構性財務問題及制度上的壓力,除了營運成本,還必須背負設備折舊、權利金攤提及融資利息,是高捷系統虧損超過8成的主要來源,為讓其永續健全經營,經過內部多次審慎評估,在符合相關法令規定下,修約是現階段改善高捷經營的最佳策略,讓市府財政負擔最低,至少減少百億元的支出,也能獲得股東15億元增資。
陳菊說,高捷自90年興建以來,各界投注相當多關心,如今已通過嚴格考驗,運量及營收逐年上升,各服務指標也持續精進,已連續三年旅客滿意度達85%,運量從4年前每日11萬人次,成長至約15.5萬人次,均成長率10%,去年跨年運輸更創下單日新高紀錄。
捷運局指出,經權衡高捷經營績效,及三方契約之影響,並基於公共利益、減輕政府負擔之綜合考量,取得協議修約的共識,其優勢有五,包括能維持興建營運合約,市府毋須籌措收買現金;解決高捷約26億元合約爭議;促成高捷股東善盡社會責任;解決高捷目前長貸利息、折舊及權利金攤銷;估計四年內運量達每日18萬人次,有望在4年後轉虧為盈。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8.10
大彩虹音樂節高鐵套票今開賣2011.10.24
高雄中崙公有停車場12月開放民眾停車2010.07.23
華東科技舉行15週年廠慶2017.04.14
國際煉鋼挑戰賽李佳峻奪世界冠軍2018.01.04
臺中加工出口區 翻新南門植生牆迎花博2011.11.02
彌陀虱目魚文化節11月5、6日炫麗登場2023.05.12
中鋼公司舉辦「112年度小港區各國小六年級學生鋼鐵之旅」活動 參觀的小朋友收穫滿滿2013.10.22
高雄關增設AED電擊器洽公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