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修約陳菊:改善財務最佳策略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05.01
面對高雄捷運公司財務問題,高雄市政府擬採取修約方式,提前移轉高捷機電資產,改善經營現況,以確保高捷健全穩定發展。
市長陳菊今(1)日於議會表示,為了大眾利益,捷運不能停駛,修約是目前改善財務結構最佳方式,不但能減少政府負擔,也能同步獲得增資,她對高捷深具信心,盼議會及市民共同支持,讓捷運永續經營。
陳菊表示,高雄捷運是除台灣高鐵之外,全國唯二以BOT方式興建的公共運輸系統,為公務部門節省至少420億元的興建費用,及每個月至少一億元的人事成本,雖然面臨先天環境不佳、整體路網未臻完善等問題,但高捷系統安全穩定,備受各界好評,也屢次獲得國際獎項肯定,成為高雄榮耀,為百年城市發展奠定基礎。
陳菊表示,有別於北捷,高捷公司必須面臨結構性財務問題及制度上的壓力,除了營運成本,還必須背負設備折舊、權利金攤提及融資利息,是高捷系統虧損超過8成的主要來源,為讓其永續健全經營,經過內部多次審慎評估,在符合相關法令規定下,修約是現階段改善高捷經營的最佳策略,讓市府財政負擔最低,至少減少百億元的支出,也能獲得股東15億元增資。
陳菊說,高捷自90年興建以來,各界投注相當多關心,如今已通過嚴格考驗,運量及營收逐年上升,各服務指標也持續精進,已連續三年旅客滿意度達85%,運量從4年前每日11萬人次,成長至約15.5萬人次,均成長率10%,去年跨年運輸更創下單日新高紀錄。
捷運局指出,經權衡高捷經營績效,及三方契約之影響,並基於公共利益、減輕政府負擔之綜合考量,取得協議修約的共識,其優勢有五,包括能維持興建營運合約,市府毋須籌措收買現金;解決高捷約26億元合約爭議;促成高捷股東善盡社會責任;解決高捷目前長貸利息、折舊及權利金攤銷;估計四年內運量達每日18萬人次,有望在4年後轉虧為盈。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0.11.14
高雄加工區17日舉辦現場徵才活動2012.06.11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保稅人員複訓講習2012.11.17
中部廠商徵才博覽會求職民眾強強滾2011.08.12
灣遊艇精品國際發表盡在高雄2009.11.04
高雄市政府召開臨時市政會議2008.10.04
愛河布袋戲展演祭熱鬧開鑼2022.08.18
經濟部打造科技新亞灣 36項拔尖科技 推升南臺灣產業科技發展2025.03.11
台船、達明、AMET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三強聯手推動機器人造船先進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