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新公車底盤又是中國製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13.04.24
根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中國製大客車底盤不管是否裝有引擎,目前均被列為不得進口的管制項目,但台北市首都客運、大都會客運引進三門低地板公車及雙節低地板公車的整體設計、底盤和車身竟都是由中國廠商製造,未來還可能會向北市交通局申請補助,形同拿國人納稅錢資助中國廠商。
兩家客運公司引進車身長十二公尺的三門低地板公車,及十八公尺的兩節式公車,都是國內首見,由位在廈門的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所設計。兩款車種引擎、變速箱、前後車軸和儀表分別由英國和德國製造,但車身和底盤也都由金龍製造,車頭還掛著金龍車廠的品牌標誌。首都客運董事長李博文說,兩款車都先分成六大部分,運來台灣後再組裝起來。
四年前,早有北市議員踢爆北市府補助的兩百多輛低底盤公車中,有一百多輛的車體主要零件都是由金龍車廠製造,每輛還獲補助一百六十五萬至一百七十萬元。
中國製大客車底盤不管是否裝有引擎,依規定都不得進口,但北部一位車體打造業者透露,業者只要將底盤或車輛拆解成不同部位零件,就可順利進口來台;來台之後,以一個上午就可組裝兩輛新車的速度,「只要鎖幾根螺絲」,就可迅速組裝完成,「這和整輛車進口有什麼不一樣」?
業界解釋,國內國道和客運巴士過去多以日系為主,也有不少歐系車款,但價格昂貴,一輛大型公車可能高達一千多萬元。中國血統的車輛價格較低,先分拆後再進口到台灣組裝,價格可以省下約兩成。
北市交通局公共運輸處表示,根據補助辦法,現行低地板公車可搭載六十人的車輛,可獲九十六萬元補助,新式的兩節式公車可搭載一百廿人,可獲約一百九十萬元補助。不過,公運處表示,現階段業者僅申請引進雙節公車在北市營運,購車補貼須經一定程序及審議,業者並未提出申請,市府也未同意補貼。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林福山指出,兩節式公車尚未辦理底盤形式登錄,也尚未通過車輛測試中心各項安全檢測,依法不能領牌上路。目前全台約有二十餘家車體打造業者,每年約可組裝兩千輛大客車,業者估計,全台此產業一年產值約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億元;但近年因為政府放任中國製車輛大舉入侵,產能持續萎縮。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4.08
北市刑事警察大隊破獲竊鴿勒索集團2012.02.14
北市府積極管理私立就業服務機構 打造就業2012.10.12
國道基金虧損竟編列3.1億獎金2013.04.11
北市安養中心公安3成不合格2008.12.08
北市貓空纜車塔柱問題不斷學者炮轟2011.09.03
宋盼打破目前「小三」現狀 民調上衝機會高2013.11.23
信義線周日通車7站94店聯推優惠2008.04.28
住商捐贈午餐費予清寒學童獲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