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義竹鴿笭文化祭登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13.04.20
2013年義竹鴿笭文化祭20日舉行開籠儀式,隨即展開為期近一個月的賽鴿笭活動,參與的八個村落居民早已備好各式各樣木笭,陸續展開捉對廝殺,隨著天候好轉,賽況將不斷加溫。
「賽鴿笭」又稱「粉鳥笭」,是義竹鄉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每年農曆2、3月農閒期間舉行,今年輪由平溪村主辦,主題「笭響義竹-金蛇狂舞」,表達義竹人「義竹起飛、鴻圖大展」的願望,以地方特色文化活動帶動,凝聚地方情感。
嘉義縣政府為延續這項農村特色活動,近年來由文化觀光局、文化基金會舉辦鴿笭文化祭,賽鴿笭活動極具農村特色,曾獲得Discovery探索頻道特別報導。
今年鴿笭文化祭於20日上午10時在義竹鄉南興國小東華分校舉行開籠儀式,縣長張花冠與立委翁重鈞、縣議員翁聰賢、顏蔡淑惠、鄉長黃金茂等人,先在鴿背上繫上簽名的木笭,開啟竹籠後鴿子展翅高飛,發出嗡嗡聲響,吸引在場民眾昂首仰望。
縣長張花冠致詞表示,所謂「紅腳飛高,查甫囝仔中狀元;紅腳飛低,查某囝仔找到好婆家」這段四句聯,表現賽鴿苓文化特色,但這項比賽重點不在輸贏,由各村輪流主辦,不但凝聚村民感情,「紅腳揹笭庄拼庄」也拉攏了各村落的友誼,庄民歡喜來逗陣,「紅腳揹笭、庄拼庄」的君子競爭。
活動現場同時舉辦「笭響義竹、藝遊未盡」,透過親子拚圖DIY和鴿笭彩繪、鴿笭現場教學製作,讓小朋友實際動手做,體會到傳統技藝的趣味。
相傳賽鴿笭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早年農閒時期,農村沒有特別娛樂活動,因此將飼養的鴿子綁上木笭,讓木笭在鴿子高飛時發出聲響,久而久之,就逐漸發展出比賽規則,形成村與村之間的競賽,最後演變成村落之間聯絡感情的農閒活動。
所謂賽鴿笭,就是將不同尺寸的木笭繫在鴿子身上,利用風進入木笭所產生的浮力,讓鴿子飛得更高、更遠;鴿子必須於規定的距離內把木笭載回,載回木笭較多的一方獲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7.12.25
「賞藝文、好環保、作伙健康」活動2009.07.08
嘉縣公立幼教老師及運動教練複試8日舉行2008.07.11
員警處理交通事故遭吸膠男駕車撞傷2011.08.11
嘉縣軍人忠靈祠暨群靈堂慶讚中元普渡2011.11.16
11家製茶廠獲全國環境衛生安全競賽優勝2013.07.15
嘉縣再爭取鯛魚價慘跌問題2009.09.27
嘉縣抽驗秋節食品無違規情形2008.05.09
全國最長的自行車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