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古早打鐵店營造街角博物館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桃園報導
2013.04.10
大溪鎮打鐵業出名,近年已沒落,地方希望縣政府透過補貼或輔導,讓更多年輕人投入這個行業,延續產業生命文化。縣府文化局表示會與觀行局討論,初步構想將打鐵店規劃成街角博物館,刺激消費,也帶動在地觀光發展。
從清朝就開店的葫蘆來打鐵店前老闆黃傳旺表示,打鐵工作十分粗重,整天都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一天所流的汗,讓他怎麼吃都不胖,從民國十八年接下父親衣缽後,打鐵打了五十多年,手腕還因長期承受壓力變形。
他說,早期農耕興盛,農作用具需求量大,一個月收入五、六萬元不是難事,那時一間透天厝也不過卅、四十萬元,雖然辛苦,投入的人不在少數;現在幾乎沒生意上門,一個月甚至賺不到兩萬元,年輕人也吃不了苦,找不到人傳承。
黃傳旺慶幸自己有兒子願意繼承,但政府若再不重視推出補貼等政策吸引年輕人投入,這項傳統技藝遲早會消失。縣議員陳治文指出,打鐵產業早期有南鳳山、北大溪稱號,過去農耕發達產業興盛,但隨著農業轉型機械化,鐮刀、鋤頭等農具沒人買,逐漸沒落,甚至後繼無人,大溪鎮上現存百年以上打鐵店僅剩三家,希望縣府可以透過展覽、產業補助等方式,提振產業。
文化局文化發展科長陳倩慧說,目前正在規劃將大溪鎮老城區打造成生態博物館園區,年初已成立籌備處,輔導木藝、打鐵等傳產文化轉型成街角博物館,預計一百零七年完成。她說,傳產價值在手工製作,藉由街角博物館結合觀光,並塑造自有品牌,讓遊客實際體驗以刺激消費,讓產業恢復昔日榮景,就能吸引年輕人投入。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8.06
桃園縣舉辦模範父親表揚大會2011.03.25
桃園縣代表隊參加原住民運動會授旗2018.03.03
龍潭迎古董接財神熱鬧登場2008.12.09
桃縣表揚衛生保健績優志工2013.08.13
桃園縣8/16起免費注疫苗置入晶片免規費2007.11.01
「消費者債務清償條例宣導」暨專題講座2009.01.17
桃縣環保局邀民眾共同進行環境大掃除2011.10.20
龍潭消防分隊廳舍 舉行動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