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加工區廠房活化與廠商投資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04.09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關心高雄加工區廠房更新活化的進展,9日由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處長黃文谷陪同,視察該園區發展現況、近年來廠房更新活化成果及未來精進作為等措施,並參訪區內廠商昶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際瞭解該園區推動廠房整建維護過程及具體成效。
高雄加工區是世界第一個加工區,設立已逾46年,區內廠商已由傳統產業轉變為高附加價值產業。但由於園區廠房及公共設施趨於老舊,無法跟上產業結構轉型的腳步,致廠房未能充份使用。
加工區管理處為解決園區發展遭遇瓶頸,決定對老舊廠房進行活化更新計畫,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一)處理未使用廠房;(二)招商引資設廠;(三)改善硬體設施;希望透過土地廠房有效使用與公共設施更新,促進投資及增加就業,塑造園區新風貌。
該園區近幾年推動廠房更新成果豐碩,配合辦理的廠商計有69家,更新廠房樓地板面積達39萬平方公尺,增加投資額240億元,提供員工就業機會有2,750個,更因廠房更新引進高附加價值產業,如IC、LCD、LED等產業入區,使該園區逐漸轉型為該等相關產業供應鏈加值園區。
加工處高雄分處指出,在推動廠房活化更新過程中最普遍遭遇之困難為廠房未充份使用,廠商亦不願配合釋出廠房。因此,該分處經常拜訪廠商了解其經營困境,並協助提出改善計畫,倘廠商無法有具體改善作為,則一方面要求廠商應儘速釋出廠房,另一方面引介投資人來承購未使用廠房。
如昶亨科技公司即為該分處引介鼓勵投資,承購原未使用之廠房,將廠房整修的美侖美煥後進駐生產。對於經法院多次拍賣無人應買的老舊廠房,該分處亦透過法院訴請拆屋還地,提供土地予投資人建廠。
也有廠房因土壤污染,經該分處積極招商引進投資人入區自行土壤污染整治後,將原老舊破損、不堪使用之廠房整修生產。還有廠房興建未完成即撤資者,亦經該分處引介投資廠商繼續興建完成後投入生產。
加工處黃文谷處長表示,為加速加工區老舊廠房改建,已報奉核定老舊廠房再興計畫,將採更精進作法,如拆除重建享有006688土地租金優惠,整修廠房給予獎勵措施,以提供廠房更新誘因。同時,加強廠地使用控管機制,輔導投資計畫落實執行,以提昇土地及廠房利用價值。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3.14
外國郵輪首次來臺環島與跳島旅遊2014.10.12
尖端醫療再突破單孔達文西膽囊切除手術2014.12.15
行政院南部中心17日贈水果月曆2016.05.14
丁噹代言國際旅展活動與民眾同歡2008.08.16
錄片「尋找霞女」重現藝霞風華2025.02.27
再創佳績 高醫榮登「2025全球最佳醫院」拿下全國第八名2011.01.05
加工區100年第一季訓練課程開始招生2013.02.22
加工處102年勞資政新春聯誼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