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鐵路高架化周邊應有配套措施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03.20
台中火車站鐵路高架化工程預定一○四年試營運、一○六年完工,市議會於二十日進行專案報告,多位議員關切高架化後,原車站地面層及周邊交通、都市更新與古蹟保存問題是否妥善規劃?建請市府從長研議。
市議會決議組成專案小組,調查鐵路高架化後台中火車站周邊相關配套措施是否完善,小組召集人、議員何敏誠今於議會專案報告,要求市府重新評估高架化後新站周邊交通動線、考量未來捷運、高鐵共構可能性;並請交通局提出立體模型位置圖,同時要求都發局加速周邊用地都市計畫變更,以便推動都市更新,並須顧及周邊建築、古蹟保存。
議員黃錫嘉表示,車站應具「轉運」功能,而不只是建物「立體化」,國際性都會如倫敦,車站地底十幾層建築,都是百年前就規畫完成,容納全國各地的交通動線;他認為市府交通規劃應有「百年大計」,未來有共構的可能,若只是鐵路高架化、道路打通、讓交通順暢,反而失去作為一個「進步都市」的契機。
交通局長林良泰說,當初確實有納入捷運、高鐵整合的規劃,他也代表交通主管機關到經建會開會提出報告,但最後是由經建會根據時空背景做出決策。
他表示,市府規劃新車站做為「轉運站」,不只是「立體化」,交通局也向中央爭取鐵路高架在大慶站後繼續往南到高鐵烏日站,及捷運綠線與高架鐵路更多連結,但當時經建會未採納。
議員劉士州則提醒市府在規劃都市更新時,應兼顧保存周邊古蹟、歷史建物,甚至包括商家、雜貨店等,都是台中人珍貴的回憶。黃國書議員強調,雖然高架化由中央全額補助,但周邊配套由市府負責,預定一○四年試營運,市府只剩約一年時間要規劃鐵路高架後的地面層與周邊空間,他提醒市府加緊腳步。
都發局長何肇喜保證,「百年大計」的思維與未來交通規劃和古蹟保存沒有衝突,相關的都市計畫變更、交通動線與都市更新都已在進行,站前台鐵宿舍商業區變更為「廣場兼停車場用地」與建國市場及南京新村商業區變更為「公園用地」,目前兩案都已送中央審議,待審議通過後繼續推動都市更新。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0.26
麗寶集團捐心肺復甦機給消防局后里分隊2016.11.11
世界糖尿病日仁愛醫院教民眾認識糖尿病2012.07.31
台中市教育局開檢討會調整教育施政2011.02.05
台中烏日警方協助陸團發病團員就醫2013.11.26
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與學童齊拒菸2018.10.07
男子家中開槍自裁警方將深入調查2011.03.28
家扶認養人梁勝聰先生 疼惜困苦兒認養送暖2016.12.15
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並行農民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