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8:12

興建馬奮館 劉政鴻引發爭議被批EQ管理差

記者黃義雄/苗栗報導
2008.06.02
「馬奮館」興建風波中,苗栗縣長劉政鴻被釘得滿頭包是意料中的事,劉縣長怎會輕易的就動怒而怪大眾媒體亂寫亂報,顯見苗栗縣府團隊EQ管理差,或有錯不在我的傲慢心態。 在「馬奮館」風波中,最令人憂心的,倒不是納稅人的五千萬元被政客拿來拍馬屁,而是這種行為明明是拍馬屁,當事人卻不認為如此,而且大言不慚表示,「我又不入閣做部長,何來拍馬屁」之說,已經陷總統馬英九於不義。顯然對馬英九的崇拜,已經如同國民黨將蔣中正、蔣經國二位總統一樣神格化。 馬家庄不是馬英九的出生地,只因他當台北市長時每年農曆年初二去上香祭祖,十幾戶馬家庄鄉親們因為總統馬英九關係,拍馬屁的官員馬上就要做一條「英九大道」歌頌,費用一億七千萬元,就可以拍馬屁蓋個馬英九「奮鬥館」五千萬元,那麼馬英九上過的廁所,是否更可名正言順稱為「馬糞館」或「馬尿館」,以吸引觀光客來此享受逐臭的樂趣? 藍營拍馬屁者是否順便提醒綠營支持者走上「馬路」時,要有「馬路如虎口」的危機意識。 所謂奮鬥,就個人而言,是指在艱困的環境中不向命運低頭,打拚努力,終於出人頭地。馬英九出生在不愁衣食的中國國民黨黨工之家,讀書一路都受中國國民黨栽培,從政以來更是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命運始終為他亮起綠燈,從未處於逆境,何來奮鬥? 就大我而言,奮鬥應是指在國家危難時,堅定不移,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在台灣退出聯合國的危急存亡之秋,馬英九值得一提的奮鬥史,便是在美國讀書拋頭顱、灑熱血,愛國情超的過程。這段歷史若能完整呈現在馬奮館,必能感動不少年輕學子愛國宏願。 就讀交通大學資工所博士班苗栗青年寫信給劉縣長說,苗栗縣北鄰的新竹有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南鄰的台中也有中興大學與東海大學,請問苗栗在其間,大學教育上沒有任何特殊表現,卻寧願拿錢來為總統做紀念館,而不願提升縣內的教育水準,這對投票給您,對您有所期望的群眾的子女們,難道不感到一絲羞愧嗎? 再講到高中教育,新竹有新竹高中與實驗高中,台中有台中一中,請問苗栗有什麼?苗栗高中誰聽過?全國有誰聽到苗栗高中會豎起大拇指的?我想九十%都說不出苗栗高中有哪裡好!您覺得這樣子有前途嗎? 把經費用在教育上,苗栗縣千萬的子弟在十多年以後都會是人才,您與其投資在一個已成才的馬總統上面,給他錦上添花,不如給苗栗縣市很多想要受到好的教育的學生們有更好的資源與機會,我相信,這也是馬總統所樂見的! 身為縣長的您,願意給馬總統那麼大的禮物,卻不願給千千萬萬的學子改善環境,改善師資(苗栗縣學風不盛,我相信也是因為辦學的人都只想賺錢,沒有想到教育的真正宗旨),真的令人無言啊! 二千年阿扁剛當選總統時,他的民調支持度比馬英九高,那時若綠營縣長要建一個「阿扁奮鬥館」,今天在為馬奮館辯護的那些人會饒過他?僅此一點,更可證明馬英九是天之驕子,根本不需要「奮鬥」,這些拍馬屁的政客是不是只有陷馬英九於不義呢?各位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