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農會輔導四健會員研習荔染創作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大里報導
2013.01.25
大里區農會為展現荔枝的特色,進行輔導四健會員,研習荔染創作,體驗利用荔枝枝葉、洋蔥皮與蘇木等進行植物染,而感受植物染的喜悅。
區農會表示,追溯起「植物染」的歷史,在文獻紀載中,周朝就已設有管理染色的官職,染草之官又稱為「染人」,而在秦朝則設有「染色司」、唐宋設有「染院」、明清設有「藍靛所」等管理機構。
主要是將從大自然中萃取礦物與植物等作為染料,取得青、黃、赤、白、黑等五種顏色,再將五色混合後獲取其他更鮮艷的的顏色。
在現今崇尚環保自然的風潮中,利用花、草、樹木、莖、葉、果實、種子等進行植物染,由於不會產生有害的工業廢水,可回歸自然與環保。
近來農會即安排四健會員學習植物染,除由義務指導員陳肇凰講解植物染的原理,介紹如何挑選適合染色的布料種類、選擇合適的染材、以及透過媒染劑讓天然的色澤可以上色於布料之上,學員們並實際體驗利用荔枝枝葉、洋蔥皮與蘇木等進行植物染。
陳肇凰表示,為了能染出美麗又獨具特色的圖案,可以利用縫染、雲染、豆干綁法、線形綁法等,部分學員還發揮創意,在染布上圈起奇特的形狀。
在設計好樣式後,先讓布料在媒染液中浸泡一小時,而後將布料放入中小火溫煮五分鐘,中火十分,而後利用大火到沸騰後轉小火持續溫煮四十分鐘,每隔十五分鐘即需攪拌一次,可讓布料均勻上色,再將布料拿出鍋爐降溫三十分鐘,再以清水沖洗,即成為獨具特色的植物染成品。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2.13
回收廢食用油換漢堡2013.06.18
大里「耕讀園」成為社區發展標竿2010.10.22
文化局徵才擠破頭2016.03.20
五福臨門農夫市集成立2018.05.13
醫院關懷病童溫馨度母親節2010.05.22
舞蹈飢餓體驗營會今登場2015.06.23
中部稻作不搶割不青割以確保收益2010.07.05
警方加強宣導暑期青少年不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