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童綜合首創全基因檢測造福罕病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01.03
台中童綜合醫院為了造福罕見疾病患者,首創全基因檢測,對症進行治療計畫。
發展遲緩、抽搐、意識改變、身材矮小、滋養不良、肌肉無力、糖尿病、心臟病、偽性腸阻塞、呼吸窘迫、眼瞼下垂、聽障等情況,有些人會發生,但是否為粒線體病變所導致,就需要經由基因檢測能夠得知;確診病因後,醫師才能對症進行治療計畫,病患與家屬也無須因揣測而心生恐懼。
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副院長遲景上,於民國七十三年診斷出全國第一位臨床粒線體疾病患者後,一直致力於推動粒線體症狀臨床診斷,於九十八年與醫學研究部,完成全國首創的粒線體全基因檢測系統,可進行粒線體全基因點突變檢測,及分析粒線體全基因片段缺失分析,以助確診後提供病患相關的醫療資源。
除了幫助早期療育外,還可幫助老化及癌症的相關研究,並提供他院送件進行檢測服務;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肯定童綜合醫院醫療研究團隊所做的努力,特由副總統吳敦義頒發「SNQ國家品質標章」。
遲景上表示,粒線體是身體細胞產生能量(ATP)的地方,當粒線體無法釋放出足夠能量時,器官就會產生病變;粒線體病變恐影響腦細胞、神經、肌肉、腎、心、肝、眼睛、耳朵、胰臟、腸胃,有些病人僅一器官受影響,但有些則有多重器官受影響。
目前已知有症候群及非症候群的粒線體疾病,每個臨床個案的病狀都有不同,且發生在不同年齡,一出生就發生粒線體疾病的機率為七千分之一至一萬分之一,成長過程中發病的機率約為七千六百三十四分之一。
現在協助診斷方式可分為肌肉細胞切片、細胞粒線體酵素分析、細胞基因檢測三種,使用細胞全基因檢測方式,只需進行抽血做檢查,簡單且快速,可減少侵入性檢驗方式。
遲景上說,醫師如懷疑病患是由粒線體基因突變而造成相關疾病或症狀,就可經由抽血,由研究人員對病患的粒線體基因進行突變偵測,一次到位的粒線體全基因檢測,不僅提高基因變異的檢出率,也提供醫師於臨床診治上做出正確的判斷。
圖說:童綜合醫院研發團隊。(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3.30
市府與中央合作催生第二座再生水廠2010.12.02
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10日全國巡演2013.11.28
議員:刪除議會蓋空中花園的斗笠經費2013.11.15
慶祝台中第一個文化景觀光復新村登錄週年2018.10.21
台中城市馬拉松開跑2009.05.25
教育大學將舉辦3R基礎學力教學研討會2012.01.19
台中消保官與衛生局人員稽查年貨食品2012.04.19
葳格高中首招開紅盤免試入學新生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