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復名10年新社部慶典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花蓮報導
2012.12.25
從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展開的噶瑪蘭族復名運動,歷經努力,十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五日終於恢復噶瑪蘭族名,成為台灣第十一個原住民族;紀念復名十年,族人今辦慶祝活動,還要在部落入口豎立巨型木柱,代表噶瑪蘭族將逐漸建立主體及文化。
主辦復名紀念活動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執行長木枝‧籠爻說,現在族人穿的傳統服裝只有黑、白兩色,直到最近從加拿大的博物館,找到馬偕博士一八八三年到宜蘭、花蓮傳教時,所收藏的噶瑪蘭族織品,才發現噶瑪蘭族傳統服裝的主色應該是紅色、黃色和深藍色,從一九三○年代的老照片中也約略可推測出來。
於是部落媽媽把這古早的服裝以香蕉絲重新做一件出來,美麗的色彩和織紋很精細。木枝‧籠爻認為,傳統文化的失落,跟噶瑪蘭人二百多年來從宜蘭、花蓮不斷遷徙、流浪的歷史有關。
復名活動今上午將由祭祖活動開幕,包括「噶瑪蘭族工藝之家」舉辦香蕉絲布特展,此外還要在部落入口豎立巨型木柱,包括從宜蘭、花蓮、台東各個噶瑪蘭族部落、撒奇萊雅族的代表也會共襄盛舉,部落小朋友也要用族語說故事、並有傳統除瘟疫祭典kisaiz的展演、香蕉絲布走秀。
新社部落是東部海岸噶瑪蘭族人口最集中的聚落,人口約三、四百人,依行政院原民會去年四月統計數字,噶瑪蘭族包括宜蘭、花蓮、台東約有一千二百五十八人。
偕淑芬說,噶瑪蘭族獲得復名這十年,不僅僅是爭一個名字,更希望尋求噶瑪蘭人發展、生存的方向,因此族人九十二年八月成立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2.14
傅崐萁公開表達堅決反對萬里水力電廠計畫2011.04.14
民眾檢舉發現有毒醫療廢棄物傅崐萁關切2013.04.08
鯉魚潭賞螢季開鑼志工限時解說2012.01.07
花蓮環境永續教育中心落成2011.04.22
花蓮單車體驗營活動24日登場2011.11.25
花蓮港務局推動「觀光拔尖領航方案」政策2013.01.30
花蓮品質全國最佳卻被劣質砂打趴2013.05.15
蘇花藍色公路明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