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五號國人自製首顆衛星電腦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2.11.28
台灣成功自主打造第一顆國際級衛星電腦,福爾摩沙衛星五號上的衛星電腦模組可相互備份並可在發射後改版飛行軟體,不論運算處理能力、模組資料通信速度、衛星與地面控制中心資料傳輸速率和可靠度方面,皆已達國際太空規格水準,預計二○一五年升空。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陳良基表示,衛星電腦為衛星運作的控制中心,如同人類大腦,是全球衛星系統製造商必須掌握的最重要關鍵技術。由國研院太空中心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研發的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福衛五號)衛星電腦,從設計、製造、組裝及測試,兩年內完成,是我國第一顆自主設計製作的衛星電腦。
國研院太空中心組長徐銘煌表示,衛星電腦重量僅十二.五公斤,在太空運作五年後可靠度仍可高達九十四%,較目前國際水準的九十%還高;性能已符合次米級(一米以下)高解析度的遙測衛星,可滿足高資料量、高精度指向性需求達六個科學酬載的衛星,壽命為五至七年。
國研院太空中心表示,衛星電腦的兩百份技術文件堆起來像一個小孩子一樣高,製作過程最大困難是許多採購到的元件無法通過測試,需花許多時間找出失效原因。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表示,福衛五號預計二○一五年發射升空,所取得影像將應用於防災勘災、環境監控、國土規劃、科技外交等。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6.14
「大塊文化:我們的希望地圖」新書發表會2013.02.25
雙子星案北市捷運局長准辭2008.07.15
馬英九接見菲律賓參議員艾斯古德羅2008.07.17
劉兆玄深耕臺灣政策2012.12.10
抽驗火鍋料北市6件違規2008.10.06
郝龍斌拜訪百歲人瑞2013.09.03
打行政官司爭免關顏清標敗訴2013.07.23
破壞後的重生傾倒路樹變身再生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