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二氧化碳增酸蝕海蝸牛殼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綜合報導
2012.11.27
科學家表示,海洋日趨酸化,逐漸酸蝕南極海域俗稱「海蝶」的海生蝸牛外殼,導致牠們對獵食者與疾病抵抗力降低。
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在聲明中說,這份研究是燃燒化石燃料升高二氧化碳量,導致海洋酸化,進而影響生物的罕見證據,「支持先前有關海洋酸化可能顯著衝擊海洋生態系統以及食物網的預測」。
因為外殼像翅膀而俗稱「海蝶」的海生蝸牛,失去外殼並不一定會死,但易成魚類與鳥類獵食目標,也易受感染疾病。由於海生蝸牛是食物鏈的核心環節,這種情況可能對食物鏈其他部分產生連鎖效應。
科學家說,工業時代以來,我們的海洋酸度增加3成,達到至少5500萬年來未見的酸度高峰。科學家觀察2008年2月從南冰洋(Southern Ocean)斯科提亞海(Scotia Sea)附近取得的海蝶標本,發現海水酸化對海蝶的影響。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9.23
抽檢包裝米21件標示不符2014.03.02
內閣局部改組盼交漂亮成績單2013.10.12
倒閣案郝龍斌表示非好現象2013.03.29
分散掃墓車潮國道本週暫停收費2012.02.02
新春開工作業 輕鋼架骨料從天而降2008.07.30
成立97年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2008.09.06
大稻埕碼頭中秋系列活動風華再現2013.04.03
防H7N9北市加強監測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