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二氧化碳增酸蝕海蝸牛殼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綜合報導
2012.11.27
科學家表示,海洋日趨酸化,逐漸酸蝕南極海域俗稱「海蝶」的海生蝸牛外殼,導致牠們對獵食者與疾病抵抗力降低。
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在聲明中說,這份研究是燃燒化石燃料升高二氧化碳量,導致海洋酸化,進而影響生物的罕見證據,「支持先前有關海洋酸化可能顯著衝擊海洋生態系統以及食物網的預測」。
因為外殼像翅膀而俗稱「海蝶」的海生蝸牛,失去外殼並不一定會死,但易成魚類與鳥類獵食目標,也易受感染疾病。由於海生蝸牛是食物鏈的核心環節,這種情況可能對食物鏈其他部分產生連鎖效應。
科學家說,工業時代以來,我們的海洋酸度增加3成,達到至少5500萬年來未見的酸度高峰。科學家觀察2008年2月從南冰洋(Southern Ocean)斯科提亞海(Scotia Sea)附近取得的海蝶標本,發現海水酸化對海蝶的影響。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10.19
「孤鳥」吳敦義主張「人和」為成功要素2013.10.16
台北車站屋頂維修傳弊案2013.04.02
機場捷運跳票國庫損失20億2013.09.24
國際建築展北市落實都市再生2012.12.09
中油宣布10日起各式汽柴油調降0.3元2009.08.14
馬指災民死守未準備網友譙2024.07.19
蔣萬安出席警察局新任分局長交接典禮 力拚北市治安、交通2013.06.21
響應世界滑板日週六台北滑板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