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港務改制國營企業創造新指標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2.11.16
臺灣港務公司在政府、社會及各界的高度期待下,於今年3月正式運作,在營運8個月後交出了具指標性價值的招商成績單,假台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投資聯合簽署典禮,代表航港體制改革走進新的里程碑。
招商成果包含18家航商業者、超過554億元投資額、預計創造5,600個以上就業機會、帶來至少306億元稅收;另開發了五大營運模式,分別為國際儲轉樞紐(長榮海運,世界第四大航運公司、規劃布局高雄港10年發展)、國際轉口轉運(種德、慶弘誠、萬儲等4家)、國際加值製造(第一製糖、益聯、承德、中石化等4家)、國際物流配銷(甫夆科、禮福、高群、福懋、高宏等5家)、國際貿易(坤廣、華瀚、沅宏、台灣中油、詮達等5家)
這些營運模式的運作不僅奠定了臺灣港群邁向國際物流加值港口的基石、提升臺灣港群的服務價值、符合國際港口發展趨勢,更達到交通部賦予臺灣港群發展的目標。
港口運輸是衍生性需求服務,隨著產業發展及國際貿易全球佈局的改變,港口功能已從早期單純起訖港、轉口港,一直演進到目前以物流加值為主的加值服務港口;臺灣港務公司對於港群的營運規劃,除強化固守貨櫃物儲存、轉運業務外,更著重在毛部長所指示自由貿易港區六大營運模式的創新與開發。
因此,臺灣港務公司除自行規劃興建公共倉儲、提供具有與國外港口競爭的作業基地外,配合交通部政策指示,與政府部門、國內外航商業者共同努力、研商法令鬆綁、簡化流程、建置資訊平台等工作,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作業環境,為臺灣港口相關產業營造增值造量的商機,爭取國外物流加值及拆併櫃業務轉回臺灣港群操作。
臺灣港群是臺灣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的踏板,也是國家共同的資源,因此,臺灣港務公司仍秉持感動服務的精神,持續建構堅固的基礎及完備作業環境,為航商業者提升國際競爭力貢獻棉薄之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4.03.26
助力勞工朋友打開創業夢想 高市勞工局斜槓圓夢初階班開始報名2015.09.09
甲仙芋筍節周六開跑2012.09.06
南部化材產業聯合共推高值化產品2016.01.13
高雄港自由港區 開啟物流集併作業2009.06.04
高雄縣大湖國小新建校舍4日落成2016.01.25
春節返鄉出遊搭客運免受塞車之苦2012.02.20
高雄港務局與邁阿密港締結姐妹港2011.05.20
台船獲長榮300億造船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