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溪發現煤礦脈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桃園報導
2012.11.08
大溪鎮曾是產煤重鎮,後因礦藏枯竭,採煤產業也沒落,最近大漢溪武嶺橋一帶的河床上,發現多條煤礦脈露出,成露天煤礦,肉眼就可見,其中最長的延伸兩百多公尺。
大溪鎮文史工作者范煥彩日前在大漢溪河床做生態調查時,無意中發現這幾條煤礦脈。由於過去大溪的開礦歷史或礦藏調查從未記載過大漢溪蘊藏煤礦,因此是新發現。范煥彩說,他剛開始很懷疑,挖了幾片帶回家,曬乾後真的可以燃燒,之後請鎮上的老礦工鑑定,也確認是煤礦。
范煥彩推估這些礦脈過去隱藏在河床下,可能因長久沖刷,加上前幾個月石門水庫連續密集洩洪,將礦脈上方的土石沖掉,才使礦頭露出,因此礦脈有些部分還藏在河床岩石中,礦頭露出部分平均寬約卅公分、長約數十公尺至兩百公尺不等,肉眼可見的礦藏約數十公噸。
由於礦脈位處大漢溪水源保護區,開發困難,也難以探勘,無法估計實際礦藏量,加上煤礦已非主流能源,是否有開採價值仍是問號。不過縣議員李柏坊仍表示會請縣府進行評估,在不違背法令下,可規劃做為生態教學場地,讓學生了解大溪鎮過去的開礦史。
大溪鎮過去礦坑都集中在美華里、三層、頭寮等山區一帶,根據文獻記載,最早開採可追溯至清朝年間,全盛時約有四十多個礦坑,如今都已沒落,但不論是縣誌或鎮誌都未曾記載大漢溪有煤礦。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3.01
「愛在桃園~雙鐵樂活,低碳幸福遊」2011.07.17
酷夏曬衣派對今登場2012.03.14
萬安35號暨災害防救演習今在桃園國際機場2011.12.19
桃園平鎮中正一路今動土2012.10.20
衝撞警車被開14槍整車槍毒現形2009.03.18
桃園縣榮獲全球智慧城市創新獎2013.11.07
桃9日食安講座免費癌檢2012.03.24
馬英九訪視桃園羅浮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