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基因體解碼有助新藥開發
台灣新聞網記者許立昌/新竹報導
2012.10.31
俗稱AB菌的包氏不動桿菌,近十年來成為醫院內感染的頭號殺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與元培科技大學、靜宜大學、清華大學及中華大學組成研究團隊,費時七年完成其中一個流行菌株TYTH基因體解碼,希望透過完整透視TYTH的全基因組成,便於找出其抗藥性與變異性的關鍵位置與機轉,未來可用於開發新藥及篩檢、防治的技術。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主任郭漢岳說,包氏不動桿菌屬於環境菌,對正常人影響不大,但在醫院重症病房特別多,近幾年演變成多重抗藥性,可稱為超級細菌,造成許多醫院中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受到感染後死亡。因此從七年前開始收集菌株,並找元培科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副教授劉明麗,組成團隊更進一步做菌源分析。
團隊在去年培養出七株台灣本土菌株,命名為TYTH1到TYTH7,T代表台灣、Y是元培、T代表清華、H是台大新竹分院前身署立新竹醫院,並送到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生物技術中心,今年在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領軍下,完成四百萬個基因密碼排序組合的工作。
劉明麗說,這項研究已在這個月初全球公開,是全世界解開AB基因體的第十一條,也是亞洲區繼中國、南韓和台北後,亞洲區第五條。有這條基因體,代表已擁有完整的技術合作平台,未來可利用同樣的平台解決其他基因密碼;同時可利用這些基因資訊尋找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制,進一步找出控制抗藥性菌株的傳播方法,甚至找出新藥。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7.21
觀世音菩薩壽誕大典2010.12.23
新竹市迎接2011跨年晚會2010.11.01
市務會議上海世博會考察報告2012.03.08
婦幼保護專線113保護兒童與少年免於受虐2009.10.13
遏止酒後駕車市警局加強取締2009.04.24
青草原增設櫻花大道入口停車空間2024.07.22
新竹市寵物友善店家擴大招募 高虹安廣邀業者踴躍參與2010.12.12
竹市青草湖救援協會辦水上摩托車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