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植物番杏颱風季救急菜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花蓮報導
2012.10.22
生長在花蓮海濱的草本植物「番杏」,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很少人認為可以食用,但其實口感類似菠菜,花蓮農改場經過三年試種和評估後,確認是夏季蔬菜缺乏時的救荒野菜,將在颱風季時推廣種植。
花蓮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全中和指出,「番杏」是廣泛生長在東部海邊的海濱草本植物,一般民眾在海濱沙灘或石礫地漫步時,常可看到一堆緊貼在地上,但常被認為是雜草,根本不相信是可以食用的蔬菜。「番杏」口感類似菠菜,又被稱為豬母耳、濱萵苣、毛菠菜、洋菠菜,多生長在海灘,莖嫩葉可以食用,最適合在春、夏季節採摘炒食,民間甚至拿來做為皮膚和胃用藥。
「番杏」對於嚴苛的生長環境耐受力相當強,耐高溫、耐旱、耐強風豪雨、耐瘠,如果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生長,會長得更好。
花蓮農改場經繁殖、種植和分析口感後發現,非常適合推廣種植,做為夏季蔬菜的新選擇,尤其夏季高溫、多颱風,蔬菜供應常失調,夏季又是「番杏」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可做為救荒的野菜,將會積極協助農民種植。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7.06
花蓮-培養障女學技藝吳素秋無怨無悔2012.12.20
冬茶減縱谷冠軍茶 1斤僅1萬2010.07.16
花蓮洄瀾灣農場LOGO發表暨開工動土2008.07.24
謝深山前往豐濱鄉參加港口部落的豐年祭2011.07.20
花蓮夏戀嘉年華邁入感動超偶幫2014.02.05
台鐵花蓮站春節運量創新頁2009.06.17
2009花蓮水舞『萬象洄瀾』水上實境劇場2008.01.21
吉安鄉楊仁福當選中選會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