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59

亞大研發世界超級稉稻今公開發表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2.10.09
亞洲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精心研究歷經5年,經大鼎集團贊助研究經費,育成了世界超級稉稻,命名為「亞大168號超級稉稻」今天舉行記者發表會。 林俊義表示,亞大168號超級稉稻,絕對是革命性的品種,不但米質優、具玉米香味,產量也比一般水稻品種提高70%以上,居世界之冠,加上栽培期縮短,節省栽培經費及人力,在南部尚可一年栽培3次,將可普遍提高農民收益。 曾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長的林俊義說:由於氣候變遷,石油短缺,世界糧食危機已提早來臨,泰國水稻價格近年提高近二成,已導致世界稻米糧價高升。 亞大168號超級稉稻產量比一般水稻品種提高70%,比泰國的水稻產量足足提高近一倍,若能在全世界大面積推廣,貧困地區如北韓、越南北方、大陸北部將可解決部份糧荒問題。 林俊義,育成的亞大168號超級稉稻,米粒大而飽滿,穗桿粗不易倒伏,米飯具玉米清香味,故又名「包穀香米」,引自中國海南C16品系與中國春江A16品系雜交後代選拔的F9701秈稻品系,做為親本(指的是生出新個體的生物)。 不過,這個親本雖高產,但米質不佳,故與台灣台稉稻9號梗稻品種雜交,其雜交一代再與台稉71號(益全香米)雜交的後代選拔,經8代選拔純化固定後的品種,前後花了5年時間育成。 「亞大168號超級稉稻,絕對是革命性的水稻品種!」林俊 義表示,亞大168號超級稉稻,產量高、品質優,在台灣試種後,春季平均產量高達每公頃12至13噸,比台農67號平均產 量(7噸╱公頃)提高70%以上,比台稉九號(7噸╱公頃)提高70%以上,與高產中國雜交品種(秈稻)11.5噸╱公頃高約5至10%,「全世界所有稉稻品種中,包括日本、韓國等地,還沒有比這品種產量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亞大168號超級稉稻因栽培期短,春季栽培為100天,比台南11號減少20天、台稉9號減少20天。秋季85天比台南11號少20天、比台稉九號減少15天,可謂是省時又省力;尤其是氣候不佳時可以減少惡劣氣候影響,例如今年6月雨季來臨時,亞大168號超級稉稻已採收,不受豪雨影響,但其他稻種晚收造成雨害,產量大幅減少。 林俊義說:待申請品種權後,再交由大鼎集團協助推廣。由於此一品種產量高,全面推廣後,預料將可為台灣農民提高約70%的收益。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