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蔬菜種植登記與預警制度奏效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中興新村報導
2012.10.04
農糧署表示,媒體報導蔬菜登記預警失靈,高麗菜超產價恐崩跌一事,因大宗蔬菜種植登記與預警制度自99年9月實施以來成效良好,該署在冬季裏作蔬菜盛產期間,每旬均藉由蔬菜育苗場供苗量,推估國內種植面積公布供農民參考,如有超產之虞,即時發布警訊請農民減種。
今年8月下旬甘藍種植面積超出合理面積,經該署發布警訊後,9月上旬種植面積隨即控制在合理面積之內,由於控管得宜產銷穩定。
農糧署表示,農民在8月至翌年2月種植甘藍、結球白菜等大宗蔬菜,須於種植後3日內向蔬菜育苗場或當地農民團體辦理種植登記,未來如啟動大宗蔬菜產銷調節耕鋤措施時,已辦妥種植登記之農民每公頃可補償7萬元,未登記者每公頃補償4萬元,同一地號申辦耕鋤以一次為限。
對於部分種苗業者質疑補償之誘因不足乙事,該署表示,有登記者補償7萬元,已占生產成本4成,如再予提高補償金額,恐降低農民風險意識,反易衍生週而復始的搶種。
農糧署說,大宗蔬菜種植登記制度普遍受農民認同,登記比例已大幅提升,農民務必配合辦理種植登記及注意該署發布預警警訊分批減種,以穩定產銷,確保收益。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12.27
仁愛假日部落市集29日登場2009.03.12
縣府將於中興舉辦產業博覽會2015.05.12
抱怨建設無人理 永豐里建案仍無解2018.03.08
玉山路面積雪濕滑上山應備妥裝備2011.03.01
白姑大山登山客失蹤消防隊搜救2012.04.06
使用助眠藥物應為醫師開的處方箋2008.09.06
2008國際武術錦標賽在中興新村開打2009.02.14
一生一樹情人節縣長伉儷種下甜蜜情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