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田復耕隔35年蓬萊米歡喜收割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2.09.22
國人吃到香、Q,口感佳的蓬萊米,日治時期從日本引進品種在陽明山竹子湖試種成功,全台推廣,原種田自日本人撤台後不再做原種田,甚至民國六十六年水稻田在竹子湖地區消失,當地湖田里「穀東會」成員今年復耕,日前歡喜收割,證明暌違卅五年的稻米原種田,地力依然優質。
濃霧中夾帶微風細雨,一群推動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稻作文化、支持在地稻作復耕及食用自耕有機健康米的居民,彎下腰一把稻一鐮刀,割下稻穗飽實的「台稉九號」稻子,隨即用人力驅動的打殼機將水稻穀粒與莖稈分離。
八十二歲種稻達人高銘貫、七十七歲曹賜協對於原種田復耕的第一期稻作收成,他們認為,兩分地分三區試種台稉九號、桃園三號、越光米等三個品種,預估一分地可收成約五百台斤曬乾的稻穀,有此成績還算不錯。
據了解,日本「中村」品種移到竹子湖育種改良成功,成為台灣的日本種米,一九二六年由台灣總督命名為「蓬萊米」,研究團隊主要成員磯永吉教授,進一步研究出量產技術,貢獻卓著被尊稱為台灣蓬萊米之父,當時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提供台北州四萬多甲耕種蓬萊稻所需的穀種。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3.01
平流霧美不勝收 金瓜石櫻花綻放在雲端2011.05.28
永和世外桃源 綠光河岸公園正式啟用2010.12.27
朱立倫市長走訪各機關 為員工加油打氣2012.02.25
新北市第12家觀光工廠開幕2007.12.02
吳敦義:這一仗是清廉對貪府家族2012.06.21
麥子不死19歲賴文龍器捐惠5人2008.10.25
北縣鶯歌陶瓷嘉年華今熱鬧登場2011.09.13
朱立倫:非都市土地特定農業區應儘快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