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氫氣變能源東華開發氫能車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花蓮報導
2012.09.17
中華紙漿在造紙過程中,每年產生四百五十噸氫氣,這些氫氣可提供五萬輛氫能機車使用。東華大學與中華紙漿合作研發氫能汽機車,並在中華紙漿花蓮廠舉辦氫能車體驗、氫能城市論壇活動,現場讓民眾騎乘體驗氫能汽機車,並展示氫燃料電池各種用途,下午在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邀學者、業者探討對未來開發綠色能源的展望。
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黃得瑞說,起初研發以氫氣作為替代能源時,因成本高不被看好,但隨著技術改進,發現氫能源可運用工業排放的廢氣,對環境零污染,與太陽能發電相比,又有方便貯存的優點。
台灣新能源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黃林輝說,以氫氣當燃料的電池,可透過催化等反應把空氣中的氫氣、氧氣轉換為電能與水,電力用來驅動車輛行駛,排放物只有水氣,不會有二氧化碳等污染。
黃林輝說,一輛氫能機車最高時速六十公里,以平均時速三十公里計算,一個氫燃料電池約可跑八十多公里,約一星期換一個電池,未來可以到便利超商、加油站、機車行更換,雖然目前氫能機車造價約七萬元,但未來可量產後,價格會愈來愈便宜。
中華紙漿總經理黃鯤雄說,造紙過程中每年會產生四百五十噸氫氣,十多年來沒好好回收再利用,「都浪費掉了。」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也說,包括中華紙漿在內的業者,有很多氫氣、肥料等發展物質,是提供花蓮地區有機無毒農業、節能減碳的重要資源,未來會積極與業者合作、輔導,推廣再生能源與低碳交通工具,讓花蓮成為健康城市。
花蓮縣環保局長鮑明鈞說,環保局已準備好十輛電動大巴士,預定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接駁觀光客,目前已經在申請執照、規劃停車場,未來氫能汽機車若能量產,也有可能引進做為接駁車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1.05
原住民部落婦女意見領袖工作小組會議2008.07.01
宜昌國中舉行校舍改建動土典禮2008.07.21
房地產交易清淡 影響花蓮縣上半年稅收2013.05.17
花蓮熱氣球季6月下旬開飛2011.07.14
花蓮防制交通事故績優警察單位頒獎典禮2012.09.17
花蓮縣府擬400億建劇場、賽車場2015.02.28
愛狗樂園為縣有土地縣府持續與農民溝通2012.09.11
花蓮魚虎入侵威脅原生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