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活珊瑚覆蓋26年少6成
台灣新聞網記者曾秀誕/屏東報導
2012.09.12
中研院與跨國研究團隊發現,因過去26年間6次颱風、2次珊瑚白化事件影響,台灣墾丁萬里桐海域的珊瑚礁覆蓋率減少6成。
珊瑚生態豐富,向來有「海洋熱帶雨林」之稱,台灣海域共有近300種珊瑚,棲息近1500種魚類,生態多樣,但近幾年卻飽受各種天災及人為干擾破壞。
中央研究院與馬來西亞、澳洲組成的12名海洋專家研究團隊,日前以台灣墾丁萬里桐海域的珊瑚礁為研究分析對象,發現過去26年間的6次劇烈颱風以及2次珊瑚白化事件大型擾動,這些擾動使這一海域內的活珊瑚覆蓋率從1985年的47.5%驟減到2010年的17.7%,20餘年間,活珊瑚覆蓋率減少63%。
研究也顯示,這一海域中與珊瑚形成激烈競爭生存的大型藻類則由2003年11.3%增加到2010年28.5%,學界憂心,「墾丁萬里桐海域原本多樣生態組合的狀態,已逐漸走向單調群聚的現象」。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難以掌控的天然災害加上人為破壞,影響珊瑚礁的生態組合,台灣海域的珊瑚將面臨空前災難、難以復育。
陳昭倫認為,政府應將墾丁國家公園由旅遊型保護區,轉型為禁採型的生態保護區,讓珊瑚好好復育,提供魚類優良的棲息環境,重新打造台灣傲人的海洋生態。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6.12
腸病毒來勢洶洶2013.10.17
墾丁發現3世界新種昆蟲2012.04.26
2012年第13屆奧林匹克恆春海上長泳活動2008.06.21
屏東縣長參加「尋找屏東咖啡定位」研討會2012.12.07
假日創意市集活化恆春老街2013.04.26
百里送宰恆春土雞1隻恐漲到5002011.12.01
使用熱水器保持居家通風 避免一氧化碳中毒2011.09.24
屏東世界豬腳節今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