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46

機器維生兩個月男子換心迎新生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佩婷/臺中報導
2012.09.05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表示,四十四歲的陳先生向來少有病痛,直到三個多月前猛然來襲的急性心肌梗塞,才揭開不為所知的嚴重問題,但在奇蹟出現前的兩個多月裡,他還靠著葉克膜及人工心臟維持生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秉純提到,搶救陳先生的過程充滿驚濤駭浪,醫療團隊很慶幸,在最危險的時刻做對決定。 李秉純說,急性心肌梗塞的標準療法,是儘快以導管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讓缺氧的心肌免於壞死,但陳先生需要的是更複雜的治療。 當時他因劇烈胸痛猛冒冷汗被送到急診,旋即心跳停止陷入休克,緊急到必須動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來穩定狀況。在這種情況下,狹窄處固然可以用氣球導管及支架撐開,但大量的血栓仍橫擋在路,阻斷了心肌供血,使得左心室收縮極其微弱,必須住進加護病房,靠葉克膜維持全身血液循環。 術後經加護病房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陳先生的神智、四肢活動、肝腎肺等重大器官逐漸恢復功能,唯獨心臟毫無起色。兩週後,李秉純徵得家屬同意,為陳先生放置左心室輔助器,也就是俗稱的人工心臟,以便移除不宜久用的葉克膜。到了這個地步,等待心臟移植成了唯一的選擇,誰也料不準人工心臟能撐多久。 觀察治療一個月後,全家歡天喜地的接他出院。可貴的是,他先前動用的維生系統都由健保給付,毋須借助昂貴的自費心室輔助系統,李秉純認為對許多急性重度心臟衰竭的治療而言,類似的資源運用應是醫界努力。 圖說:換心患者陳先生及家屬贈禮感謝心臟外科醫療團隊。(台灣新聞網記者黃佩婷/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