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開朗阿嬤變自閉 竟是骨折不自知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台中報導
2012.08.24
台中光田綜合醫院表示,沙鹿一位原本個性活潑的吳姓阿嬤,兩周前突然變得自閉且不言不語,對他人的問話毫無反應,家人原以為阿嬤罹患了憂鬱症或失智症,沒想到經醫院老年醫學科「周全性老年評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吳姓阿嬤自閉的行徑,是髖部骨折所造成。
怪的是,一般人骨折往往痛得哀哀叫,馬上能察覺就醫,但老人家卻反而默不作聲,骨折整整兩周都沒發現;醫師表示,長輩突然性情大變、行為異常時,常被親人視為是年紀大了「老番癲」,其實也有可能與腦神經系統或精神相關問題有關。
光田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醫師李秉學說,這位80歲的老人家原本健康開朗,某天突然性情大變,不動、不吃、睡不好,甚至不講話,家人擔心長輩身體不適,殷殷詢問,但阿嬤一點反應也沒有,也說不出哪裡不舒服。
眼看阿嬤逐漸消瘦憔悴,家人只好將阿嬤帶到醫院來就醫,因為不清楚健康上哪裡出了問題,因此在醫院的建議下到「老年醫學科」檢查。
該科醫師李秉學為阿嬤進行「周全性老年評估」以全盤釐清問題所在,他發現阿嬤意識狀況不佳、眼神呆滯,詢問問題也不太回答,甚至會答非所問,出現典型的認知功能障礙。
進行疼痛評估時,醫師觸摸阿嬤右側髖骨部位,阿嬤的表情出現了疼痛反應,進一步安排X光攝影,才發現竟是髖部關節骨折。
家人仔細回想,赫然憶起兩周前阿嬤曾經不慎跌倒,當下看似無恙,沒想到當時竟已造成骨折外傷。奇怪的是,老人家從沒喊痛,也未提及身體哪裡不適,只是變得沉默自閉,親人無從發現問題所在,才會讓阿嬤的傷勢拖了兩個禮拜。
李秉學說,一般民眾生病或受傷時,症狀明顯,亦能清楚向醫師表達哪裡不舒服,但老年人可能因為認知功能或身體器官退化等因素,疾病的表現特質和其他年齡層不同,老人家生病、遭逢外傷、疼痛的時候,往往表達不夠精確,甚至無法敘述自己哪裡不舒服。
以骨折為例,一般人骨折馬上就能查覺哪裡痛並立即送醫治療,但這個老人家只是變得安靜沉默,因為身體承受疼痛的同時,老年人意識和專注力也變得混亂不清楚,便沒有多餘的心力再向親人敘述身體異狀。
當局部傷勢無法獲得妥善的治療時,會進一步影響老人家的睡眠、飲食和精神狀況,最後演變成全身性的健康惡化。
李秉學表示,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長者醫療需求激增,近年來,醫界針對老年人不同於其他年齡群的疾病特質,亦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和關注。
如今更發展出以年長者為主體,能同時從老人家的認知、情緒、活動、營養、用藥、身體病痛等多個面向提供全面診斷及治療的老人醫學專科,有助於瞭解長輩身、心等各方面的健康狀況,再針對個別需求提供照護計畫,相信未來將更能造福廣大的高齡銀髮長輩及其家庭。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6.26
郵差拾金不昧警方迅速通知失主領回2014.12.16
海峽兩岸發展論壇胡志強:永續發展2013.06.05
中市逾期特種公務車滿街跑2016.01.08
林佳龍陪同立委候選人劉國隆掃街拜票2008.06.18
限制出境之欠稅金額標準尚未變更2008.03.19
清明祭祖環保局:紙錢集中好代燒2018.01.24
中市法律行動專車二十七日到梧棲假日服務更便利2010.11.09
中市回收藥瓶做環保得獎名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