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台灣人才斷層死狀甚慘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2.08.06
國家科學委員會設置「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後,今天開第一次會議,討論產學合作、國家型計畫和人才問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會議前夕指出,台灣已經進入「人才斷層」期,如果再無作為,早年的優勢也會流失掉,與他國競爭將「死狀甚慘」。
朱敬一表示,台灣出國留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數量上「後繼無力」,向外找人也很困難。台灣找來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白領階級也多半是外語教師;還有中國大陸乘虛而入,挖我們的本土人才。朱敬一表示,工研院高層向他透露,中國大陸有許多省級之下類似工研院的單位,挖台灣工研院的所長去當副院長;薪水數字從新台幣變人民幣,已經有人被挖走,目前情勢岌岌可危。
至於如何解決人才問題,朱敬一說,社會觀念裡應該把「人才」和「勞工」清楚切割,例如公營事業或某些重要研發機構如工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等要職就需要人才來擔任,才能以他的經驗、人脈或眼界帶動整體發展。
朱敬一表示,國研院以前曾經規定「院長薪水不能超過國科會主委、其他主管薪水不能超過副主委」;好不容易找到人放棄國外工作返國服務,結果一算,薪水等於他之前的「打對折再打對折」,這股社會氛圍也讓許多單位找不到人任高階主管。
另一方面,他認為台灣應該扭轉錯誤的保護觀念,不能把所有的外籍人士都看成要搶大學畢業生的飯碗。他批評現在外籍畢業生就業條件嚴格、限制多,他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當然會離開台灣,看起來好像是「訓練出來請他走路」。
「我們要攬才、留才、育才。」朱敬一說,目前的「彈薪計畫」、消除政府財團法人主管的薪資上限,可以算是「稍微有點突破」,近年社會上提供的就業條件和行政協助也變得友善,有助於讓國外人才願意留下。但他認為培育人才也很重要,才能趕快把「海外人才庫」和「人才斷層」補起來。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5.12
葉乃瑜人事爭議行政院:機要職不需公開2013.01.24
日本印鈔救市經部協調進口商降價2013.02.06
快篩農藥殘留銷毀上千公斤蔬果2009.04.11
公務員到中國考察不算出國引發爭議2012.06.25
世大運遭批郝:無商業設施2008.12.03
明年兩岸江陳會馬英九:不排除政治議題2012.02.08
偷遍大台北地區 年逾花甲蜘蛛大盜落網2014.05.19
爭員林鎮升格彰縣議長率眾向王金平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