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不上學」共同防治腸病毒
台灣新聞網記者許立昌/新竹報導
2012.07.04
新竹市政府表示,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強。
另,腸病毒可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多數感染者(約50%至80%)沒有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包括手足口病、庖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
托育機構同一班級1週內(含假日)有2名(含)以上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庖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或腸病毒感染,該班級停課7天,稱「727停課原則」。
新竹市政府社會處表示,為避免腸病毒疫情擴大,需要每一位幼童家長協助落實「生病不上學」原則,自發病日起在家健康自主管理至少1週,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或課後托育中心等,減少病童與其他幼童接觸,以降低群聚感染機會。
照顧病童時,更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2.14
發送平安御守 宣導瓦斯安全2009.07.16
林政則主持計畫及預算審核第一次會議2008.11.06
資通安全考核小組考核竹市資通安全2011.07.19
2011金馬奔騰到新竹 星光閃耀竹塹城2008.09.05
子阻父外遇遭車輾兩次2013.11.03
巨型犬聯合展覽竹市南寮漁港登場2011.07.05
新竹市消費者保護工作績效考核受肯定2012.05.02
無線類比訊號5月7日起分區分階段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