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8:19

台中市府將成立新住民服務股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2.06.27
五都的新住民人數已超過原住民,市議會國民黨團促政府成立專責單位,照顧新住民,副市長蕭家淇表示,只要人事經費足夠,市府民政局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成立「新住民服務股」,專責服務新住民。 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議員黃馨慧,以及吳瓊華、劉士州議員為新住民發聲,他們指出,台灣外配人口己超過四十五萬人,原住民人口有四十八萬人,台中市新住民有四萬八千人左右,原住民人數有二萬九千多人,新住民遠多於原住民,而市府有專責單位「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照顧原住民,卻沒有專責單位照顧新住民。 目前捱北市、新北市民政單位都有一個股,專責服務新住民,而台中市政府目前在民政局只有一位人員處理這項事務,人力明顯不足。 蕭家淇說,縣、市合併後,市府增加七百八十六名員額,之後市府又向中央爭取了二百五十名員額,分給各單位,最後剩下四十八名員額,最近也分配給需要的單位,民政局分配到四名,如果人事經費足夠,這四名人力可成立一個新住民服務股,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成立。 議員們要求新住民應享有同樣的待遇、同等的權益,擔任台中縣烏日鄉新移民家庭關懷協會理事長的吳瓊華議員表示,她已經擔任兩屆理事長,民間團體的資源有限,有些事真的幫不上忙。 她舉例指出,最常遇到的新住民問題包括小孩就學、婚姻問題,還有文化障礙,甚至有離家出走協尋的問題,都需要政府的資源及公權力協助,所以有必要成立專責單位。 從中國江西嫁來捱灣十八年的李永紅說,她已走過那段自我摸索適應台灣社會的路程,現在成立「台灣娘家」幫助其他的新住民姊妹及媽媽們,舉凡語言文化的障礙、小孩教育問題、婆媳問題、身體病痛及經濟問題,還是需要政府介入處理。 議員黃聲慧表示,新住民的生活困擾、生活困境、經濟、家庭問題,需要政府專責單位來協助,讓台中市成為幸福、快樂、國際化的城市。 議員劉士州表示,新住民在台灣「關鍵少數」,市府成立一個股還不夠,希望中央成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專責單位,有預算有人力,讓新住民快速融入台灣社會,照顧他們,解決問題。 圖說:舉牌希望成立新住民專責單位。(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