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毒魚流入市面台南加強漁貨抽驗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台南報導
2012.06.21
台南市政府表示,有關近日媒體刊載海巡署在嘉義縣外傘頂洲潟湖區查獲使用氰化鉀毒魚事件,為確保該市民眾食的安全,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上(五)月28日起針對轄內傳統市場魚販、漁會、海產店、超市、賣場計12家業者,查察其魚貨來源及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杏仁味等情形,並於現場抽樣24件檢體送驗,檢驗結果皆與規定相符。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提醒消費者及食品業者在選購魚貨時,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由於氰化物具苦杏仁味,建議在選購魚貨時可以掀開魚鰓聞聞看有無杏仁味,留意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狀,並應儘量避免食用魚內臟。另注意新鮮的魚肉有彈性,肉質若軟化則表示新鮮度下降;新鮮的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且無腥臭味。
隨著鮮度下降,鰓之色澤漸成灰褐色或灰綠色,並有黏液出現,且有刺激性之惡臭,最後變成完全腐臭;新鮮魚眼球微凸透明,黑白清晰,且在正常位置。腐敗後眼球漸次出血成混濁,且瞳孔內凹終至消失,與新鮮時之眼睛有明顯差異;新鮮魚保有魚體本身特有之色澤,腐敗後則失色澤(褪色),且腹面色澤漸變紅。
新鮮魚之鱗不脫落,反之則鱗易脫落;新鮮魚之內臟完整,故腹部堅實,若不新鮮甚至腐敗時,內臟有明顯的分解現象,因內臟中的消化酵素作用使肉質軟化,甚至腹部破裂,流出濃液或內臟外露;新鮮的魚略帶海藻味,隨著出水時間的增常,腥味與氨臭味均增加,其中以鰓及腹部之氣味較其他部位為強。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7.17
新營分局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勤務2008.05.14
中央災害訪評小組到消防局進行業務訪評2008.09.28
台南縣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012.09.03
台南透天厝種大麻防蚊噴藥意外曝光2008.07.05
「向大地學習-南瀛文化研究叢書講座」開幕2013.05.08
幼童弱視6歲前黃金治療期2008.04.01
後備九0七旅上半年度地區級主官裝備檢查2008.12.25
新南國小溫馨聖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