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鈞紅陶藝研究成果展即日起登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佩婷/臺中報導
2012.06.19
資深陶藝家王永田一生研究釉藥,九二一大地震受創嚴重而中斷,在資深媒體人施順冰鼓勵支持下,投入古代鈞紅釉研究,成功的讓古代菟絲紋、兔毫紋、蚯蚓走泥紋等釉紋重現,並成功的開發出花紋釉及融合宋代以來鈞﹝銅﹞紅釉美學的陶瓷。
「臺灣鈞紅陶藝研究成果展」自6月16日起到7月4日止,於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展出。
這項定名為「臺灣鈞紅陶瓷研究計畫」的古瓷研究,希望藉古代陶瓷文化的推廣,達到傳承與創新的目標,並提升臺灣陶藝在陶瓷歷史上地位,讓「臺鈞」與「宋鈞」、「景鈞」、「宜鈞」、「廣鈞」、「爐鈞」等歷史古瓷齊名。臺灣鈞紅傳承了宋代鈞紅釉的精髓,並融合了明代祭﹝霽﹞紅釉、清代郎窯紅、豇豆紅、窯變釉等特色。
研究中計歸類出鈞紅、祭鈞紅、鈞紅鈞綠流釉、鈞紅兔毫、鈞紅菟絲紋、鈞紅窯變、鈞紅花紋、鈞紅無光等八種釉系,各種釉系各具特色。
臺灣鈞紅是美學,也是哲學。是美學中有哲學;哲學中有美學。在美學方面,包括上述的古典美、樸實美、自然美,還有表現在釉裂的開片美;表現在釉流動的紋路美;表現在融合歷史古瓷精華及融合各種釉色的融合之美。
在哲學美的意涵方面,包括代表宇宙生命運轉的圓的哲學觀;宗教哲學中的中道思想;因釉層流動所產生的似動非動、似靜非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動靜哲學觀。哲學與美學在此交會,迸出的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藝術最高境界。
圖說:臺中市新聞局長葉樹姍(右2)、資深陶藝家王永田(左2)、資深媒體人施順冰(右1)、教育大學教授魏炎順。(台灣新聞網記者黃佩婷/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1.23
 中縣第二選區市議員選舉傳有加碼2018.03.20
 微創閃電式腹膜透析導管植入助患者恢復生活2008.07.17
 屏東科大輔導試植荔枝新品種已經成功2009.02.08
 樂沐法式餐廳推出情人節套餐2016.01.08
 三光國中違法開班教育局要求改善2012.03.14
 原民會主委林益陸請辭獲准卻官司纏身2012.04.01
 大甲媽祖回鑾途經海線區受到信眾歡迎2017.11.15
 iBike明年優先於原縣區設站並強化群組佈點密度 力拼300站達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