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8:19

縣府投放大型鋼鐵人工魚礁營造優質漁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12.04.24
嘉義縣政府表示,嘉義縣政府為改造漁場環境,建立海洋生物新棲地,培育漁業資源,24日在布袋人工魚礁區投放3座大型鋼鐵礁,期能提升沿近海漁業生產力,確保海洋資源生生不息。 嘉義縣府也呼籲漁民朋友,漁具類漁船筏不要進入布袋人工魚礁區作業,以免網具纏繞礁體造成損失,影響礁體功能及壽命,希望共同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豐沛與永續。 嘉義縣政府鑑於沿近海漁場,因長期過度開發利用呈現老化情形,為改善此現象,提升沿岸生態系生產力,向農委會漁業署成功爭取投放人工魚礁。24日下午,縣府會同漁業署會同在布袋人工魚礁區投放3座大型鋼鐵人工魚礁,作為積極改善漁場環境之有效方法。 此次投放的大型鋼鐵魚礁長、寬各10公尺、高8公尺,由漁業署委託專業單位製作,含投放費在內的造價,每座150到160萬元之間。縣府漁業科表示,鋼鐵礁造價較高,但聚魚效益獲得漁民好評與肯定,非常適合於台灣西半部沿海沙泥地投放。 漁業科指出,人工魚礁的投放在世界各國行之有年,投設時都會審慎考量水流、溫度、深度等因素,確保海洋生態環境;人工魚礁投入海底後,礁體提供海中生物生存的空間、避敵的場所,形成新的食物鏈,並可改變海底地形,經由海流攪拌沉積於海底各式營養鹽類,提升浮游生物的繁殖孳生能力,進而營造良好人工棲地生態及培育水產動植物資源等目標。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