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蛔蟲匿跡幾十年今重出江湖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佩婷/臺中報導
2012.04.1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表示,一名五歲大的男童,被一臉驚恐的姑姑帶來求診,急問為何他的糞便裡會出現一條大蟲。經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追問之下,才發現病童母親是越南人,這兩年都曾攜子返鄉省親,可能是衛生環境相對落後的關係,不知不覺感染了寄生蟲。在外配人口越來越多之際,這起病例應視為警訊。
男童的姑姑說,這條米黃色的蟲長達廿公分以上,像免洗筷一樣粗,剛解出來時還會蠕動。經與家人聯繫,及時將蟲體送到醫院,證實是久違的蛔蟲。
黃高彬發現,母子兩人去年和今年曾回越南,兩次都住了一個多月,今年過年返台後,男童即斷斷續續喊肚子痛,且體重增加得很慢,既沒長高也沒長胖的現象,家長本已覺得不對勁,等到蛔蟲一現身,才驚覺事態非同小可。
黃高彬說,蛔蟲俗稱面蟲,在民國五十年以前,是很常見的學童寄生蟲病。當時國小的感染率高達八成左右。蛔蟲的平均壽命可長達兩年,每條雌蟲每天可排出廿萬個蟲卵。
過去的洗手間多為出糞式,民眾習慣用糞便澆養自家菜圃,孩童亦多在菜園旁玩耍,因此經由進食將蟲卵吃下肚的機會很大。類似的環境在越南仍相當普遍,推測病童是在這種情況下感染發病。
國內開放外籍新娘之後,外配大部分來自越南、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其中以越南最多,佔了四分之一。通婚乃至回娘家的習俗,每年每天都在上演,隨之而來衍生的問題也逐一浮現,若因此導致學童寄生蟲盛行率大增,將非國人樂見。
黃高彬說,政府不妨設立一套檢查機制,針對外配與子女省親返台展開追蹤,防止擴散,重出江湖的寄生蟲才不至於釀成災害。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1.13
劉坤鱧控中市選委會違反選罷法2018.03.19
歡迎來到青年旅店24日上演2013.03.05
中市大甲區西岐農田灌溉水源將無虞2010.03.25
伽俐略生物物理學之謎 興大解密受國際矚目2013.01.24
台中單親爸爸關懷專線上路2010.11.15
海關辦理貨物標售歡迎投標2018.08.03
太平與烏日開辦非營利幼兒園2013.08.15
祖孫DIY同樂提前歡度祖父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