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45

教育局提出中投區十二年國教入學方案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振榮/台中報導
2012.03.07
攸關全國學生就學權益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於一○三年正式起跑,民眾關心未來入學方向,教育局賴清標今天表示,屆時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種方式,並依教育部「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作業要點訂定及備查原則草案」規範,逐步擬定入學方向,預計於四月底向家長發布。 賴清標表示,依教育部規定,特色招生不能超過百分之二十五,免試入學至少要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免試入學依各別學校登記入學,重點在於參加免試入學學生登記超過招生名額時怎麼處理,這就是超額比序的問題。 因依教育部規定不能採計在校成績、不能採用抽籤方式,對此,教育局規劃均衡學習、就近入學、志願序、無記過記錄、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競賽成績、體適能、教育會考表現等入學方式,其中教育會考表現積分不得超過總積分之三分之一。 賴清標說,特色招生分藝術才能、學術性向二大部分,「藝術才能」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才能班、體育班及科學班,以術科考試或能力檢定為主,採現行之甄選入學方式辦理招生,這個部分比較沒有問題,「學術性向」部分則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五學習領域,這部分須採考試入學方式,並採聯合招生,考試至多考五科。 賴清標表示,教育部同時推動十二年國教與學生適性輔導,學校必須了解學生性向、能力,在學生國三時提供家長最適切建議,也期盼家長尊重學校建議,讓孩子選擇適當的學校、職業科別去就讀,這樣十二年國教才能發揮正面功能。 父母也擔心十二國教推動後是否降低學生競爭能力,賴清標說,這是一個科技發展的時代,孩子接受資訊不全然從學校中獲得,學生如果只是一天到晚上補習班、只看學校教科書,未必就代表可以學習的更好,孩子可以從網路上接收更多資訊,如果十二年國教真正落實,孩子沒有了考試,還有更多元方式接受知識,學習不只侷限於學校。 賴清標也擔心,十二年國教一部分是「免試入學」、一部分是「特色招生」,讓人憂心的是「特色招生考試入學」部分,如何改變父母明星學校觀念,否則考試壓力一樣落在學生身上,真的相當不容易。 賴清標說,從擔任教育局長以來,一直堅持「校長正確有效的領導」、「家長觀念的溝通」、「教師教學熱誠與專業的提昇」三大方向,雖然很困難,但也是改變目前教育困境的關 教育局表示,中投區同為一個免試就學區,因地理因素、生活圈及學校分布等相對複雜,所面臨的困難度也相對提高,但兩縣市分工合作,積極研擬入學草案,希望提出一個適切的方案,兼顧多數學生的需求,共同努力、達成共識,積極穩健的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成就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教育局經過徵詢彙整各方意見及中投區高中高職入學推動工作小組多次會議討論後,中投區已完成「免試入學作業要點」及「特色招生作業要點」兩個草案的擬定,並預計於九日送交台中市及南投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審議後,三月二十三日前報教育部備查。 教育局說,其中家長關心的草案重點:一、「免試入學部分」(一)、全區免試入學比例應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二)、採線上報名並兼採繳交書面報名表件方式辦理報名;(三)、免試入學作業分兩階段辦理並採全區聯合方式辦理;(四)、第一階段免試入學之辦理順序應先於特色招生,如有未能錄取之學生,得報名參加特色招生或續報名參加第二階段免試就學區內未額滿學校之免試入學登記。 (五)、第二階段免試入學作業應於特色招生之後辦理,辦竣仍未額滿之學校後續自行辦理招生作業;(六)、為兼顧學生審慎選填志願及提高免試入學媒合成功率,學生報名免試入學,可選填至多五志願學校及多志願科(班)別。 (七)、免試入學不得參採國中學生學習領域評量成績,並不得訂定入學門檻或條件;(八)、當參加免試入學學生之登記人數,未超過主管機關核定學校之招生名額,全額錄取;(九)、登記人數超過學校之招生名額,各校依本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條件積分對照表之比序條件進行比序。 (十)、超額比序項目為均衡學習、就近入學、志願序、無記過記錄、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競賽成績、體適能、教育會考表現等,其中教育會考表現積分不得超過總積分之三分之一。 二、「特色招生部分」:(一)、申請資格:中投區符合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認證為優質或評鑑優良之公私立高中、高職;(二)、不限於就讀或畢業於中投區之國中生,惟報考中投區特色招生者,僅能參加中投區之分發。 (三)、特色招生總名額所佔比例,以不超過全區總核定招生名額的百分之二十五為限;(四)、經核定採特色招生之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不得辦理續招,且其名額不得流入其他入學管道。 (五)、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才能班、體育班及科學班,以術科考試或能力檢定為主,採現行之甄選入學方式辦理招生;(六)、經特色招生審查會審核通過之班(科、組),以學科考試為主,採聯合招生方式辦理,以考試成績及學生志願作為分發依據。 (七)、考試內容為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五學習領域,並得依各校發展特色採加權計分;(八)、測驗題目得由負責招生學校聯合籌組命題委員會本公平、公正、專業,符合程序與實質正義原則命題,亦可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命題。 教育局表示,教育培育人才,人才決定國家的未來,教育政策的適切性和落實更有待大家的努力,目前所規畫都還是草案的階段,教育局一定會更審慎穩健去思考及推動,而面對入學方式的變革,鼓勵孩子做好準備,把握機會,讓學生適性發展,期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能培育出更多不同領域的菁英。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