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紅毛猩猩「皮皮」獲妥善照顧
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8.05.08
土城市廷寮山上的聖安宮,10餘年來飼養一隻合法登記之保育類紅毛猩猩,由於籠舍放置於登山步道旁邊,來往遊客常可見「皮皮」可愛的模樣的紅毛猩猩,也因討遊客歡喜,大家都會餵食,也造成皮皮有些肥胖,再加上籠舍狹窄,缺乏運動空間,年至20歲壯年期的皮皮動作稍顯懶散。
因此飼主林正雄為了皮皮的健康,商請臺北縣政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安置,希望皮皮未來有個理想的居住環境,可頤養天年。
今天早上屏科大收容中心的工作人員及獸醫抵達聖安宮,在獸醫師的麻醉後,先為皮皮抽血及健康檢查,確認健康無虞下才進行裝箱作業,副縣長李鴻源也趕到現場為皮皮送上祝福。
紅毛猩猩,又叫人猿,屬於靈長類,是世界上最大的在樹上活動的動物,也是靈長目種類第二大的物種,與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沒尾巴,能用手跟腳取食,跟人類基因的相似度答96.4%,壽命約40歲。
他有兩個亞種,分佈在婆羅洲及蘇門答臘,紅毛猩猩的食物為花、果食、樹葉或樹皮,偶爾也會取食昆蟲和鳥蛋,他的最大敵人就是老虎跟人類;紅毛猩猩的生育量很少,懷孕期長達233-263天,大約到6、7歲時才能獨立生活,因為生育少,撫養期長,又加上棲地的被破壞,人為的捕捉,導致100年來紅毛猩猩減少了9成,現在約只剩5萬5,000隻左右。
藉該次的收容活動,臺北縣政府希望民眾能了解野生動物人為飼養及照顧的不易,亦反而會造成動物的健康傷害,副縣長李鴻源呼籲仍在飼養大型外來種保育野生動物的飼主,能夠放棄飼養,與農業局聯絡安排,讓這些野生動物能在更好的生活環境中生活,也讓他們有更好的保護與照顧。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4.13
2008台北留身跡-大台北登山健行節活動2012.08.08
新北實施封溪護漁暑假垂釣小心違法2007.11.25
保存文化資產從台中TADA出發2009.06.01
緊急災害防護與應變處理實戰演練2009.10.11
2009臺北縣石門國際風箏節美夢成箏2010.06.22
北縣補助中低收入戶遲緩兒童牙科醫療2008.05.02
瑞傳科技舉行動土典禮2012.05.01
重新打造新店溪水域空間 嚴謹把關防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