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 建構低碳社區 創造好生活、好產業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台南報導
2012.02.16
台南市政府表示,台南市政府第55次市政會議16日下午於永華市政中心召開,由文化局陳報「台南藝術節」報告、環保局陳報「台南市低碳元年推動低碳示範社區」報告。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台南是歷史文化古都,也是在地藝術重鎮,籌辦首屆「台南藝術節」囊括國際經典藝術、台灣精讚藝術、台南城市舞台,是發揚「文化公民權」的進步理念,讓人與古蹟、文化、生活相互輝映,深刻對話,並彰顯台南藝術文化獨特品牌價值,以台灣文化首都之姿,向全球藝文發聲。
環保局長張皇珍表示,儘管中央環保署對台南市低碳城市的補助經費還未到位,環保局仍從推動低碳社區做起,自去年十一月啟動低碳社區策略,利用歐盟SUEURO與LCC之評估項目進行生活碳足跡的控制,透過節約能源、綠色運輸、資源循環、低碳建築、環境綠化、低碳生活、再生能源等減碳措施,達成低碳生活模式。
張皇珍表示,今年度起推動低碳社區規劃工作坊,由輔導團隊和社區從生活型態、地理自然、產業人文、開發強度等面向,檢驗低碳生活內容,以建構社區自主的行動策略,並達成與低碳城市政策共構的行動計劃。今年度有四個示範社區,分別為仁德區二行里(環境復育型)、南區文南里(優質都會生活型)、玉井區天埔社區(低碳農村型)、北區重興里(都會鄰里型)。
張皇珍強調低碳社區將增加生活實踐內容,以北區重興里為例,具有眷村拆建後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市中心公共設施系統等環境條件,將以打造「都會鄰里零碳公園」為社區願景,手法包括推動菜園認領,成為都市開心農場,另將自強新村釋出的空地作為社區新門面,也是低碳示範的教育基地,並在密度甚高的集合住宅推廣建置能源節約的新生活模式,包括建置雨撲滿、廢熱回收系統等,提升資源循環效率,發展地方綠色概念。
張皇珍又說,二行里則屬「環境復育型的低碳社區」,必須解決土地與水質汙染問題,另將工廠廢熱回收使用在活動中心等公設,並建構鄰里間的低碳交通網絡,期望帶動里民一起參與減碳事務,並能結合鄰近社區組成低碳發展委員會,共同打造低碳好生活。
賴清德市長表示,今年是台南市低碳元年,環保局提出今年度第一次報告,從建構低碳社區、落實低碳生活做起,透過亮點社區的帶動,啟動新市民運動,城市的美不在氣派的開發,也不是壯闊的建築,而是打造一個真正適於市民生活的空間。
賴清德表示,每個社區有其地理、天然、人文條件的差異,因此訂定社區低碳指標是必要的,建立新的生活型態,實踐各項減碳措施,將能提升生活品質,凝聚社區共識;市府已成立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未來可朝開發合理的碳足跡計算模式,導入適合大台南社區、校園與產業的低碳標章等,更強化低碳城市內涵,增加市民的認同感。
賴清德強調,今日所報告的四個示範社區,有共通的策略需求,也有空間特色的發揮,例如天然條件勝出的二行里和天埔社區,空間類型上一個適於發展低碳農園達到復育功能,一個適於建立最小碳里程的農產品產銷系統;全台南市有752個里,800餘個社區,一年四個示範社區顯然不足,請環保局透過由下而上的方式,請各里或社區提案,再由輔導團隊進行對話確認行動策略,給予必要的獎勵以執行低碳措施,讓全台南很快可以動起來。
賴清德也表示,台南廟宇多、廟會也多,屬於民俗傳統的活動應尊重其歷史價值,但如何營造安全、安寧與優質化的廟會活動,減少環境髒亂、噪音與交通混亂,也是文化首都必須面臨的課題;日前邀集各大廟宇執事人員座談,除聽取海尾朝皇宮主委對文化建醮的經驗分享,也獲得未來提升廟會活動品質的共識,市府將協助各廟宇提供低碳措施與做法,並提供適當獎勵,規劃設計優質化的廟會活動,使之與「文化首都」與「低碳城市」的理念相結合。
這次市政會議亦通過「台南市未領得使用執照建築物申請接用水電辦法」、「台南市人行道設置斜坡道申請辦法」、「台南市各級學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場地使用管理辦法」等草案。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6.13
南市舉辦珍愛生命紓壓樂活同歡宣導活動2009.10.22
麥得國際心智研究機構涉違規經營2010.07.14
購買酒品時應認有「W」標誌才是優質酒類2012.05.16
南市議員關心砲校遷移農水路活動中心設立2008.09.15
新購或改裝油氣雙燃料車補助受理申請2010.10.19
十二佃南天宮拋磚引玉捐贈10萬助晨康2008.06.20
市長宣揚府城美食「整裝展新姿」2008.08.03
許姓宗親會舉行祭祖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