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專案計畫補助台中市為五都最少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2.02.06
台中市長胡志強針對台中市獲中央專案型計畫補助為五都最少,他除了要求也將更積極爭取經費。
縣市合併已進入第二年,合併後第一年中,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及專案補助款,台中市僅獲得三百七十億元左右,不但比台北市少了將近一百七十億元,在五都之中更是獲得補助最少的。
同樣由縣市合併的台南市與高雄市,都分別獲得約三百九十一億元及四百九十八億元補助款。為了解決不合理現象,市長胡志強除了要求各局處加強爭取中央補助外,也表示將與具有豐富國會經驗的副市長徐中雄,共同要求中央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公共債務法,爭取更大財務空間。
中央對五都的計畫型補助,台中縣市合併前還有八十六億元左右,合併後反而減少為七十六億元左右,去年度結束後,台中市獲得的計畫型補助經費位居五都之末,新北市與高雄市甚至比台中市多出約一百億元補助,差距相當驚人。
對於這個現象,胡志強表示,市府申請中央計畫型補助的案件實在太少,雖然縣市合併後市府財政情況尚可,但除了捷運等交通方面的大型專案外,各機關爭取態度並不很積極,相較之下,財政較差的縣市都很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他要求各局處都好好檢討,並請研考會邀集各區公所,與市府共同努力全面檢視地方的需求,向中央申請各項專案補助。
胡志強說,如果中央已公文核定的補助案,後來又刪減整體經費額度,各業務局處都應該「像討債一樣」,持續向中央爭取補足。
為了瞭解中央有哪些項目可以讓台中市申請專案型計畫補助,徐中雄憑藉著長期擔任立法委員的經驗,已成功向行政院經建會取得相關文件資料,將可作為市府各機關單位申請補助的參考依據。
對於台中市升格直轄市後,僅拿到百分之十六的統籌分配款,胡志強再度發出不平之鳴,並表示將與徐中雄共同向中央持續爭取,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公共債務法,讓台中市獲得更合理的財政空間。
胡志強說,任何可能影響市府財政的大計畫,都要有前瞻性,不能臨時抱佛腳,他舉台灣塔為例,市府期待藉由經營台灣塔廣闢財源,償清市府所有的債務,目標是六百億至七百億元的盈餘,千萬不要跳票,因此各相關局處一定要好好規劃,讓計畫目標實現。
對於改善縣市合併後的財政赤字,胡志強並不主張借錢還債,表示經過一年多來的努力,去年歲出歲入將近打平,年底還清償了二十多億元債務,顯示市府財政沒有惡化。
胡志強也再度感謝議會支持,讓市府有機會利用水湳經貿園區帶來的契機改善財政,希望在這一任的任期中,能將市府債務解決,雖然聽起來有點「Mission impossible」,但他會與市府團隊全力以赴。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11.07
太平農會廖清發栽植有機黃金蜜柚有成2012.12.14
成立藍帶明台卓越中心林承峰扮幕後推手2017.01.10
替代役助獨居長者打掃居家環境獲讚揚2015.11.11
后里動物之家焚化爐停建2013.10.03
中市調酒大賽暨好酒展售五日登場2011.07.11
台中炫風少年游泳夏令營展開2014.06.06
95路公車七月一日延駛外埔大馬路2010.11.13
警方一案雙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