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5:16

霧峰公所計畫改建納骨塔引發地方反彈

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08.05.06
台中縣霧峰鄉公所,計畫在五福村第六公墓改建納骨塔一案,最近由於地方反彈聲浪一波又一波,像「茶壺中風暴」,而帶來公所氣氛凝重。 五福村第六公墓於民國七十四年起就實施禁葬迄今,年代久遠,公所因為考量霧峰轄區內的各公墓使用地已飽和,已有一墓難求的窘狀,才考慮爭取上級補助將五福村第六公墓改建納骨塔。 據暸解,公所在考慮興建納骨塔之前,曾經與地方耆老協商過,公所才積極展開規畫作業,而今已經接近成熟,才傳出部份地方人士反彈,向鄉長及民意代表,上級單位反映,令公所在執行左右為難。 地方部份人士會反彈本是意料之中,因為部份人抱住已見,認為不宜興建納骨塔,其次可能會影響當地的地價,而期期以為不可。 其實,不僅霧峰會反彈,其他的鄉鎮也曾經發生類似的情形,一旦打退堂鼓,放棄不做,最後不了了之,公墓照樣公墓,而如果能堅定信心,執意執行之,最後也獲得地方接納與肯定。 問題關鍵是,能否突破障礙,說服當地的民眾,包括讓民眾了解納骨塔並不是所想像中的那樣,反而如果能以納骨塔來取代荒煙蔓草的公墓,納骨塔經過完善的規畫,週邊美化,種植花草樹木,形同公園,反而對環境美化有幫助。 目前,霧峰鄉公所要如何化阻力為助人,最迫切的是要先召開村民大會,聽取村民的意見,博採眾議,為化解民眾的疑慮,安排民眾前往有納骨塔的地方觀摩參觀,給民眾對納骨塔有概念,印象,然後,再制定如何回饋地方的措施,最後再由民眾去表決選擇。 興建納骨塔老實說,是燙手熱芋,地方首長,非必要,可以不做,若想做是憑藉一個理念,就是讓逝者往生後之「慎終」,及倡導合法殯葬的觀念。也有人說,它是一種行善積德。 霧峰鄉興建納骨塔,公所將爭取上級經費的補助,公所也沒有經費負擔的壓力,如果不做,讓整個計畫落空,今後又沒有機會再做,屆時的後悔恐怕是大家所不願意見到。興建納骨塔,首要是要化解大家疑慮,要加強溝通,再溝通,以建立共識,才是能否順利的關鍵所在。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