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企業開徵教育捐?三人皆保貿態度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11.12.18
三黨總統候選人進行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提問時表示,企業因應全球化趨勢發展三班制、派遣制度,造成受薪階級工作環境不佳,希望三位候選人當選後能對特定企業開徵教育捐。
對此,馬英九稱讚有創意,但仍需評估;宋楚瑜則說,稅制應全面改革,單一課稅恐造成中小企業質疑;蔡英文表示,政府財政調節有度才是重點,單獨課徵某稅不盡公平。
宋楚瑜說,過去在推動九年義務教育時,確曾為財政問題短期課徵教育捐,但這是暫時性的。
雖然大家期待讓大企業負擔更多教育資源,但這點應從全面性的賦稅改革做起,不需要用這部分強行加於企業,造成中小企業不必要疑慮。
馬英九表示,過去幾年,政府已大幅增加教育經費與減少學生負擔減,包括五歲入學免費、公私高中學費齊一,增加教育經費兩百多億元。對企業課徵教育捐點子雖有創意,但對於課徵對象、如何認定都還需討論。
蔡英文說,雖然這看似是教育問題,但也是財政問題;政府要建立好的財政紀律,杜絕浪費,並在每個階段設定好施政優先順序與預算配置。
至於暫時性的環境捐、教育捐、社會安全捐等,如果每樣都課徵,也不盡公平,因為整體財務規劃才重要。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11.12
馬英九主持國父銅像復置揭幕儀式2007.11.10
雲林舉行新移民人口政策宣導活動2008.11.10
馬英九參加僑務會議開幕典禮2013.04.02
機場捷運跳票國庫損失20億2013.12.21
張安薇遭綁36天歷劫歸來2013.11.22
補充保費年底可望破300億2011.02.16
玉兔迎春採草莓 登山健行活動2022.11.10
臨盆困車陣 保大員警緊急開道 6分鐘護送孕婦到院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