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政府啟動柿子收購作業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11.11.29
嘉義縣政府表示,嘉義縣柿子今年大豐收,價格卻低迷不振,縣府尋求中央協助不成,決定自行收購40萬台斤「救柿」,請柿農12月1日起向番路與竹崎鄉農會登記辦理。
嘉義縣柿子(牛心柿、水柿)栽種面積高達800公頃,年產量1500萬台斤至2000萬台斤,大部分集中在番路鄉,估計全國有8成柿子來自番路鄉,是番路鄉最大宗經濟作物。縣府表示,今年因為沒有颱風,柿子產量較往年多出百分之67。
縣府29日召開「救柿從今天起」記者會,縣長張花冠親自主持,番路鄉長羅銀章、竹崎鄉農會總幹事黃金山等人參加。張花冠指出,縣府早在今年9月中旬召開預警會議,10月25日行文農委會希望啟動救助機制,以每公斤5元收購柿子鮮果級別19與21號,解決產量過多問題,不料11月2日農委會回文卻是要縣府「加強輔導增加加工產能」,並「配合三分之一經費辦理收購去化作業」。
張花冠說,過去遇到農產品產銷失衡時,都是由中央啟動收購救助機制,農委會這次要求縣府配合經費辦理,猶如「叫一個溺水的人自己游泳上岸」般不合理。
柿子價格直直落,縣府今日主動作為,協調農會與產銷班,擬定柿子堆肥與加工收購辦法,包括周徑25公分以下20萬台斤,每台斤3元,作為堆肥之用;周徑25公分以上20萬台斤,每台斤7元,將加工為柿餅等,自12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請嘉縣柿農先向竹崎與番路鄉農會登記,逐日分批前往農會繳果。
張花冠表示,這項收購作業估計花費200萬元,將向大型食品工廠租借冷凍倉庫,作為柿子脫澀後冷凍存放之用,經費則從農業處預算的一成凍結款支應,對財政困難的嘉縣來說是很大負擔。
對於連日來有關柿子的爭議不斷,中央政府卻沒有具體解決之道與行動,張花冠感到遺憾與痛心。張花冠說,農民需要的是健全的產業政策,太多的政治與口水讓農業政策失焦,也對柿農沒有幫助。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4.18
嘉義縣4月26日將舉行101年全民防衛動員2012.09.22
嘉義米奶節農畜牧產品大集合2012.03.21
張花冠:中央儘速提畜牧產業疏困方案2011.03.29
嘉縣大埔鄉補選鄉長黃國明宣誓就職2009.09.04
馬英九與中庄營區災民座談2011.02.13
張花冠參加「我是嘉義人」臉書社團網聚2010.05.23
豪雨侵襲張花冠:做好各項防災準備2011.01.25
嘉縣表揚績優清潔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