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添興窯辦理為期一個月陶藝節
台灣新聞網記者謝新鈕/集集報導
2011.11.27
南投縣添興窯第三代主人林清河,從民國87年起每年十一月都會辦理為期一個月的陶藝節。而今天則由陶藝師傅們,一一將窯內的三百餘件大小作品搬出窯場之外;琳瑯滿目的作品令人看得眼花撩亂!但也使作者付出心血而有成就感。
雖然,林清河從趨勢潮流與現實環境觀察,早就斷定新的燒陶設備與技法一定會取代傳統柴燒的模式。果然不到十年,台灣的柴窯很快被新窯種取代,幾乎被淘汰精光。
然而,卻萬萬想不到,那時的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竟然開始流行起柴燒陶,強調柴燒陶技法與自然美感。
林清河說當時這種矛盾現象真讓他心裡充滿著迷惑。畢竟,這些國家的發展比起台灣進步許多,他們反其道的趨勢應該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當時自己雖然還未領悟個中緣由,卻深知不能貿然將柴燒模式淘汰;除了決定將創窯時的首座蛇窯保存下來,並繼續結合現代陶觀念,以這座老蛇窯來繼續燒陶而堅持按原貌修復。
迄今,這座蛇窯除了盛期累積1500餘次燒陶紀錄外,仍每年維持2至10次燒窯紀錄未曾間斷,堪稱台灣最老的活蛇窯。
溯自當初被大地震夷成平地的老蛇窯,得以恢復往日生機,更繼續肩負帶領台灣柴燒陶發展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南投縣政府已經將添興窯的老蛇窯及其附屬設施登錄為南投縣文化資產。
圖說:添興窯主人率領陶藝師傅,一一將窯內的作品搬出窯場外。(台灣新聞網記者謝新鈕/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5.11
營北里集會所舉辦落成啟用典禮2010.07.02
衛生局抽驗散裝飲冰品6件不合格2022.10.06
紫南宮國慶前夕舉辦捐血活動 捐血5百CC送套幣2018.02.26
草屯私人狗場疑違法家畜所:調查處理中2014.03.19
弱勢團體初嚐飛機餐滋味2010.01.08
冷氣團來襲農糧署提供作物防寒害要領2008.07.01
內政部警政署第30屆球類錦標賽2010.09.01
投152線(舊台16線)綠色隧道路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