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勞動力紀錄片 工作坊成果發表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1.11.19
當紀錄片新手遇見移工與新移民,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透過「素民」拍片行動,勞工局邀市民朋友深入認識移工、新移民的生活故事!
勞工局局長鍾孔炤表示,高雄市有4萬3千多名外籍配偶,還有3萬多名移工朋友,是一座充滿多元文化的城市,他們對台灣的貢獻不容忽視,希望透過紀錄片工作坊,讓市民朋友更了解越籍新移民、印籍看護工、大陸外配的生命故事,增進族群之間相互了解,也呈現台灣多元的文化特質。
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自8月起舉辦「新移民•勞動力紀錄片工作坊」,邀請十多位紀錄片工作者指導在地民眾拿起攝影機拍片,獲得民眾熱烈參與,有20出頭的年輕人、也有30-40歲的職業婦女,甚至還有60多歲的退休人士,由於名額有限,不少民眾主動爭取旁聽,拍出七部影像風格各異的紀錄短片。工作坊主持人柯妧青說:「多數學員都是第一次拍片,大家從基礎理論學起,包括認識攝影器材、學剪接、配樂、進行田野調查等,過程雖然艱辛,但大家團結合作,歷經三個月克服層層困難完成影片,這是實踐台灣公民社會參與的最佳寫照,非常難得。」
這七部紀錄短片包括:《365天的守護》紀錄雙十年華的印尼看護女孩,長時間照顧病榻上的阿嬤;《回首來時路》紀錄來台20年的上海單親媽媽獨力扶養女兒;《當我們同在一起》、《越灣越美妙》講述越南新移民籌組同鄉會及經營事業的歷程;《田心大冒險》、《緣與願》記錄異國婚姻的酸甜苦辣;《LUPITA媽媽》記錄遠嫁來台的厄瓜多女子開設西班牙餐館的故事。
38年次的李國祥與王震谷,是班上最年長的學員,他們從基礎攝影開始摸索,上課非常認真,王震谷還拉著太太一起學拍片,為新移民紀錄生活點滴;75年次的李柏萱是中山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拍攝影片「越灣越美妙」的主角,就是她的論文研究對象。這些紀錄片新手以平實、溫暖的敘事,反映出新住民對於這塊土地與生活的心聲。學員都表示:「從拍片中深入了解移工與新移民的辛苦,非常感動,是很難忘的經驗。」
勞教中心主任陳雪妮說,透過影像累積在地故事深具意義,學員作品將於高雄市勞工博物館12月中旬開幕的「移工特展」中播映,歡迎屆時市民朋友前往觀賞。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11.12
台船攜手家扶中心助弱勢兒少圓夢2011.02.16
金山橋貨櫃輪 首航高雄港2024.01.29
園管局政風室辦理113年春節期間安全維護工作協調會報2017.07.14
洋鑫響應創新產業政策跨域整合2024.04.16
台水公司七區處重視員工工安知能與高雄市政府勞動檢查處合辦教育訓練2018.08.23
太倉湖等7艘船舶擱淺高雄港區附近2018.01.01
響應空污議題自行車免費停再延長2020.06.04
地政局協助民眾完成實價登錄新制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