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日月潭國際花火音樂嘉年華閉幕
台灣新聞網記者謝新鈕/日月潭報導
2011.11.19
「2011日月潭國際花火音樂嘉年華」,經過一個半月的精采表演就將落幕了!而眾所期待的壓軸─作曲家施捷的史詩樂篇「祈福」將由?間?夫指揮,分別於 昨﹝19﹞日 在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上演,為建國百年的和平祈福。
臺灣旅奧作曲家施捷的作品時常表達出對主觀世界的冥想,透過多層次的音樂色彩及樂器組合,表達個人心理細膩的變化,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位名字被納入《奧地利名人辭典》以及獲頒維也納市文化金質勳章的音樂家。
「祈福」這部最新大型創作題獻給百年來為中華民國犧牲奉獻、堅韌不拔的婦女們,曲中以十二種語言的「為和平歌唱」一詞為民祈福。施捷教授會選擇以「婦女」作為核心與主題的主要原因,是有感於中華民國百年來的歷史雖然經歷過不少苦難,而我們國家到今天仍然能繼續往下走,婦女的力量不容抹滅!許多活在戰亂年代中的婦女們,為國家犧牲了父親、兄弟、孩子或丈夫,卻仍堅守自己的崗位,持續文化的承傳,就像是波濤洶湧的海浪,底下呈現的卻是平靜安詳。此外,這部作品雖然是獻給建國百年,但它並不是一個歡樂喜慶的音樂,而是一個內省的呈現;回憶過往、展望未來,因為最終的和平還沒實現,從臺灣內部的和平、兩岸的和平,進階到世界的和平,是所有人心中最深的祈求。
作品中運用了很多隱喻,女聲合唱團代表創作核心「婦女」、童聲合唱團代表未來的希望(兒童)。其他還有很多數字的運用,像是用72個定音鼓環繞在整個表演場地,用近乎即興的方式輪流演出,象徵革命的黃花崗72烈士。施捷說:「我一開始聽到首場演出場地是日月潭時,第一個想法就是「水」,那再加上「火」,剛好象徵『洗滌』與『再生』。」施捷與建築師丹姆斯基合作,將建築轉換為「樂器」,結合投影的火焰與自然的水景,表現出戰爭與再生,讓向山遊客中心這個機構建築發出自己的能量。建築師丹姆斯基覺得這次的設計非常有趣,因為這是他第一次使用整個表演場地內固有的建築來呈現一個音樂作品,加上光影效果,以及以「雲」與「光」的概念來設計的舞臺,除了能提供樂團遮蔽,也讓舞臺上的光線像從雲間透下來般如夢似幻。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1.05
 失智婦上國道中寮警攔阻護送返家2011.06.04
 濃濃懷舊風 百年古厝攝影聯展2011.11.26
 南投身障國民運動會熱鬧登場2013.03.20
 楊振聯當選集集農會理事長2012.06.13
 埔里南光國小謝佩均不畏缺陷獲總統獎2011.12.09
 登山客褚錫雄入山失音訊今尋獲救下山2008.03.07
 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正時候衛生局:應配合2011.11.17
 竹山農會辦木工藝品研習成果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