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健康草莓種苗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義雄/苗栗報導
2011.10.28
苗栗縣政府表示,每年的9至10月是大湖草莓採苗定植的期間,不過近年屢屢發生草莓苗大批死亡的情形,而造成不斷補苗的困擾,農業專家推斷與草莓苗衍生多代、基因改變有關。苗栗縣政府為了強化草莓苗體質,今年爭取農糧署補助投注500萬預算協助農民高架育苗,希望透過新的農法,幫助草莓產業持續發展。
草莓的育苗方式主要透過親株走蔓,即選用當季的草莓苗做母株,再移至新苗圃走蔓即成,這種育苗方式,成本低廉,深受農民喜愛,不過這種方式衍生多代之後,容易因為多品種混種而造成基因改變,並形成大量死亡的現象,加上新苗圃一地難求,徒增成本及管理困擾,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因而研發出高架育苗法,希望培育出健康草莓種苗。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長范陽添表示,傳統草莓的育苗方式多採田間土壤育苗,而台灣春夏氣候悶熱潮濕,原本不利適合溫帶氣候的草莓生長,得病率高,也成為影響草莓苗品質的殺手之一。苗栗縣政府鑑於草莓為苗栗縣最主要的代表性產業之一,因此爭取農糧署補助建置約3.9公頃高架育苗設備,並透過農改場取得原生之健康母株培育,希望有效提升種苗之抗病力及降低死亡率,並達到減少農藥使用的目的。
范陽添說,高架育苗的好處不少,除了可以隔絕來自地面的蟲害及各類細菌感染,也可以阻絕夏季因地熱高溫或雨季多濕而造成根部的損害,讓草莓的根系可以走得更好,這項計畫預計可以逐年改善健康草莓種苗產量不足以及取得不易的問題,並幫助農民提高產量。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10.03
劉政鴻探訪後龍鎮百歲人瑞2007.12.31
平元里民宅基地台違反規定 將請NCC依規定撤照2008.06.09
苗栗全面實施無菸環境2008.09.24
好心處理酒醉漢意外逮捕通緝犯2010.07.01
縣府爭取世博台灣館 台北館遷移苗栗2011.05.17
2011年全國第二屆「臺灣木雕工藝師認證」2010.03.20
劉政鴻今會堪火炎山隧道及護岸問題2008.04.16
追查「病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