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議員黃馨慧:以文創創造財源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1.10.28
台中市議員黃馨慧在市議會財經質詢中表示,繼第三波「資訊產業」經濟後,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第四波」經濟動力,因此發展文創產業也是一種公共造產的手段之一,是市府增加收入的新選項。
她建議市政府比照現有「創意市集」辦理「音樂市集」,規劃「音樂展演園區」給予從業者一個舞台,讓音樂產業也能在中部萌芽生根產生商機。
黃馨慧說,根據統計,北中南三個科學園區上半年的營收合計衰退了百分之九,但是單就中部科學園區的三十家精密機械類公司,上半年即創造百分之一百七十三的驚人成長率,第二期園區部份,目前廠家提出的土地需求也高達五百公頃。
日本企業Sony看準台中消費市場的潛力,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該企業近期就有一百多名員工將長期定居在台中,間接帶動就業、消費等財政利益,所以台中市吸引產業落腳的條件並不是沒有,但是一個正妹除了以外表讓人驚艷讓人想追求之外,必需要有內涵,才會讓人想娶回家當老婆,否則只是「純欣賞」而已。
同樣的,台中市吸引業者眼光,但是也只是「純欣賞」,無法讓業者下決心至台中落腳,市府必需創造業者想要的投資環境,而不是喊喊口號,讓自己感覺良好就好。
黃馨慧說,依據報導,台商回流的首選城市仍是台北,理由是因為台北有便利的交通環境、先進的醫療、整體生活品質很不錯,雖然台北寸土寸金,但在國際企業紛紛進駐下,投資絕對是正向思考,但反觀台中,港口、機場樣樣不缺,氣候宜人、交通便利,這麼好的條件為何不是業者落腳的「最愛」?
只要企業願意深耕台中、參與公共建設,市府就應該仿效戶政單位的「Easy go」,推出「i Invest」服務,以「單一窗口」減化流程的方式,協助企業跨單位辦理申請,縮小行政流程,這樣企業才會有意願投資台中。
市府可以在目前的園區之外,積極覓地規劃開發工業園區或者商圈,讓金光閃閃的台商回流,又能讓像Sony、APPLE、GOOGLE等外資企業進駐台中,為市府創造市庫收入、創造就業機會、活化市地利用,這不是比「以債還債」更能解決財政問題?
黃馨慧說,台中市總財產有一點五兆,公用土地資產價值就高達一點三兆,但是卻像「捧著金碗的乞丐」,要靠以債還債,市府不能只靠賣土地來挹注財政,也不能靠色情行業來活絡經濟,上海、天津等中國城市能夠大幅進步,百分之六十是靠處理活化土地資產,因此如何活用市府手中現有的土地,在座官員要好好思考。
像南投縣日月潭纜車BOO案,一年內將南投縣觀光人口從三百萬提升到七百多萬,創造一億多元稅收,市府說要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業務」,應該不是用手推車來推動。
黃馨慧表示,發展文創產業也是一種公共造產,增加市府收入的選項,繼第三波「資訊產業」經濟後,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第四波」經濟動力;特別是金融海嘯後,全球華人經濟影響力受到矚目,靠的不再只是經濟實力,而是各國文化的創造力。
根據文建會的說法,台灣在文化創意產業上有三大競爭優勢,一、台灣擁有海洋文化的特性,移民社會的多元包容特質,具備開放自由的胸襟,充滿追求創新的能量;二、台灣擁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教育普及,底蘊溫厚,保存著「溫良恭儉讓」的儒家精神,成為創新的人文基礎;三、台灣是華人世界首先實現民主制度的地方。
自由創作的環境,和自由開創的心靈,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生命力,也是台灣創意的源頭。但是中國大陸目前也正在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台灣形成激烈競爭,因此在兩岸競爭中,身為台灣五大文創園區的台中文創園區,未來如何在兩岸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有必要好好思考。
黃馨慧說,音樂創作、表演都屬文創範圍,而且台灣是全球華語音樂的創作中心,全球高達百分之八十的華語音樂都是Made in台灣,不包含數位音樂,光唱片銷售量,每年產值都有數十億之譜,這麼龐大的市場,市府不能放棄,市府說要打造「蘭桂坊」PUB街,但消防、安檢、交通問題都有待解決,市府如果不作為,不解決問題,還能發展文創產業嗎?
黃馨慧說,像爵士音樂節已成為台中市的年度盛事,市府應該比照現有「創意市集」辦理「音樂市集」,規劃「音樂展演園區」 給予從業者一個舞台,讓音樂產業也能在中部萌芽生根產生商機。事實上,文建會在本月十四日剛發佈的「補助民間修繕小型藝文表演空間作業要點」,其補助對象,包括,設立或登記之公司、行號、法人、演藝團體經營之小型藝文表演空間業者。
只要是觀眾席面積在一百五十平方公尺以下,或設有一百五十席以下座位,附設舞臺、燈光、音響,或其他演出設備「小型藝文表演空間」都可申請補助,而常態性提供作為音樂演奏、戲劇、舞蹈、技藝表演之場所,或提供其他藝文創作者及表演藝術團體租借,作為對不特定多數人演出之場所,也可獲得施工費、材料費之補助。
因此,市府應該利用此一補助,鼓勵本地藝人或者團體表演,或者在二十九個行政區規劃小型「音樂展演園區」,提供更多的舞台給本地藝人,讓他們有文創的空間,不要老是請外縣市的人來台中表演,讓人有「外來和尚會唸經」的假像,這樣除了能發展文創文產業之外,也不愧台中市「文化城」之名。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3.28
大里區中山路亟待延伸打通到台中生活圈2015.02.09
中市府即日起提供「謄本1+3」服務2013.06.06
女子飆罵議員警方要查2015.06.19
中市大醫院陸續完成疫情醫護防護2015.11.21
王如玄為顏秋月站台遇敏感問題快閃2013.08.07
台中草悟道廣場營運移轉正式簽約2008.10.22
沐風關懷協會26日舉辦愛心餐會2015.04.02
中市全面啟動各項抗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