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家族新成員台農1號「紫晶」誕生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1.10.28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表示,該所鳳山分所育成台農1號「紫晶」蓮霧新品種,適合高屏地區4至5月以後生產,其特色為果色深紅或紫紅色、裂果率低、果肉具有脆而多汁及酸甜之新口感,目前正辦理品種權申請,預期將掀起消費市場新風潮。
蓮霧為台灣南部重要熱帶水果,產期分布於11月至翌年4月,其中以1至3月為主要產季,可生產果形大且具深紅色果皮之優質果實上市,但於4至5月以後,常因氣溫回升或春雨等環境,導致果皮轉色不良(果皮綠色夾雜紅色、淡紅或粉紅)及裂果率高等問題,果品較不易受消費市場青睞,因此亟需以新品種更替或創新栽培技術加以改進,方能符合市場需求。
農試所說,鳳山分所利用不同蓮霧親本進行品種改良,雜交後所得實生苗,利用夏季高溫環境進行優良或特殊品系選拔,已於2008年選得果皮深紅或紫紅色、裂果率低之台農1號蓮霧,商品名稱為「紫晶」。
其特點如下:
(1)單果重分布於100至160公克,平均果重為128.3公克,略高於現有栽培之粉紅種(平均果重126.4公克)。
(2)果皮為深紅、紫紅或暗紫色,尤其在夏季5至7月高溫及抽梢環境下,仍維持此特性,可解決現有栽培品種果皮轉色問題。
(3)裂果率視果實成熟度而定約25至40%,與同期栽培粉紅種60~75%之裂果率相較顯然較低。
(4)糖度平均可達12.7。Brix,糖酸比例較粉紅種為低,稍具酸度,脆而多汁,更具特殊酸甜之新口感。
(5)果皮細,具有明顯的明亮光澤度。
農試所說,該品系推薦以高屏地區於4至5月以後進行生產為最佳,可藉由果皮色深紅或紫紅於高溫下仍可維持等特性,取代現有栽培品種轉色不良之缺點。
至於中部或北部地區5至9月產期,現有栽培品種雖可延續南部產期,但此時因逢高溫及強日照易造成果皮著色不良等問題,對此,台農1號「紫晶」也可作為種植的替代品種。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3.24
績優工地聯聚五連霸龍寶成績輝煌2009.09.17
明道多益成績910分以上達專業英文程度2010.11.20
台中縣長黃仲生 出席無障礙嘉年華2011.04.30
台中大甲及大安電纜竊案警方連環破2013.09.01
中市市府依法接管自由一期立體停車場2008.06.12
女警邵清琴認養貧童25年2016.01.22
天冷室內空氣要流通慎防一氧化碳中毒2011.03.08
外交為民服務成果展 黎明新村禮堂川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