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局辦南星土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1.10.24
交通部高雄港務局今天上午在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康樂活動中心舉辦「南星土地開發計畫-自由貿易港區第一期」環境影響說明書於提送環保署審查前的公開說明會,邀請相關機關、民意機關、當地龍鳳、鳳鳴、鳳興、鳳林、鳳源、鳳森等里長及民眾共同與會,對該開發計畫提出建議與說明。
高雄港務局表示,對於民眾所關心的交通、噪音影響、當地居民就業與回饋等議題予以回應表示於未來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均會納入考量。
港務局表示,南星計畫自由貿易港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位處高雄市政府填築完成的南星計畫區內,為因應近年來海運產業全球化及整合物流趨勢發展需要下及高雄港區後線腹地的擴展功能,將配合國際新潮港口的設計及物流發展的需求,擴增營運基地及物流產業腹地,以吸引國際廠商、大型物流業者及大陸台商回流投資高雄。
預定引進產業包含自由貿易港區核准事業,內容可分為貿易、倉儲、物流、貨櫃(物)的集散、轉口、轉運、承攬運送、報關服務、組裝、重整、包裝、修理、裝配、加工、製造、檢驗、測試、展覽或技術服務等19種自由貿易港區事業,其中,預計將引進的綠能(太陽能)產業的外銷為主,預期可增加超過6,000人的就業機會。
港務局說,該計畫第一期開發,將優先保留原高雄市環保局南星計畫管理中心周邊茂密的樹林植生等綠地,並於臨南星路側規劃有10公尺的隔離綠帶,可減輕開發營運對民眾及生態方面的衝擊。
另,在交通影響部分,該計畫以加工出口為主,且區位緊鄰洲際貨櫃中心,可直接於港區內運輸裝櫃後外銷出口,對附近的交通影響有限,且未來國道7號完成後,該區域的交通將更為便利。
港務局說,「南星土地開發計畫-自由貿易港區第一期」將可促進大高雄地區產業發展,增加高雄港後線腹地,並提供更優質的產業環境,提升大高雄整體城市競爭力為目標。
因此,該計畫未來對延續發展台灣新經濟命脈有相當適切的助益,港務局表示,該局將透過真誠的溝通與協調,懇切希望當地的民眾能全力支持,共同努力為台灣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達到共識。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1.09
加工區中港園區打造優質經營環境2016.01.19
勞檢處加強春安檢查 確保勞工平安過好年2011.06.13
台船股東會通過每股分配股利現金1.8元2013.05.24
中鋼住金越南公司胡志明市辦事處開幕2011.04.18
未繳99年汽車燃料費應儘速繳納2015.10.24
海洋局辦說明會營造國內遊艇遊憩新環境2017.09.07
高雄郵局挺美濃區橙蜜香蕃茄小農愛心作公益2020.10.18
高雄銀行築夢高雄幸福大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