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直腸癌不必切除肛門 微創手術恢復健康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臺中報導
2011.10.05
台中市一名四十六歲的男子,被診斷發現低位直腸癌,先做手術化療後,輾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不但徹底切除病灶,還保留肛門功能,並在半年後關閉人工肛門,讓病患恢復正常生活,返回工作崗位。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柯道維與這名患者今共同出面說明醫治過程,柯道維說,部分病患一聽到人工肛門就如晴天霹靂,會直覺的選擇逃避,寧願寄望另類療法,也不願意開刀治療。其實只有超低位直腸癌,或發生特殊狀況,無法保留肛門,否則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都沒必要切除肛門,或即便裝了人工肛門,平均三個月後就可關閉。
柯道維說,醫療科技的進步對相關病情造福良多。該院在兩年多前成立微創中心,引進高畫質手術系統,透過高解析度鏡頭,醫師可以清楚定位腫瘤,掌握周邊淋巴結、神經血管、其他器官的狀況,順利的把該切的病兆都切掉,不該切的則完整保留。
由於腹腔內視鏡微創手術傷口較小,術後疼痛指數低,恢復時間縮短,數百位大腸直腸患者的追蹤顯示,預後狀況都還不錯。
事實上,在微創手術問世之前,中低位直腸癌往往難逃人工肛門附身。如今配合放療與化療,在術前縮小腫瘤體積,增加手術安全距離,加上儀器提供的良好視野,使得無法保留肛門的病例越來越少見。
柯道維說,正常情況下,只有在腫瘤距離肛門口三公分以內,或已侵犯到肛門括約肌時,才要進行經腹部會陰切除,裝上永久性人工肛門。否則部位較高的中低位直腸癌,頂多暫時性安裝,過一段時間就可拔除,脫離不便。
圖說:醫師柯道維與患者共同出面說明醫治過程。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0.06
 中市陪出院服務  返家更安心2018.05.11
 中市積極改善交通易壅塞路段2016.07.06
 創先例賴素鈴平地復育皇帝筍成功2014.10.09
 梧棲漁港木棧平台可供遊客觀賞國慶煙火2012.07.24
 中亞聯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成立2011.07.02
 台中后里馬場舊牆換新衣2017.03.01
 性平大會考首度仿科舉三段考制2015.10.16
 市議員關心颱風農損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