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女子受痛四年腰椎開刀後活動自如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臺中報導
2011.09.28
臺灣地區每年有十萬人飽受腰椎滑落之苦,需達手術治療的程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俊麟說,目前臺灣脊椎手術水準與世界同步,安全性高。
一位57歲的陳女士忍受了四年痛苦,最近開刀使用骨釘內固定及骨融合手術,術後恢復正常生活,今天現身說法,呼籲有此疾症的患者要提早開刀治療,才能活得開心。
劉俊麟說,腰椎滑脫未必會感到疼痛,然而痛起來簡直要人命,必須開刀調整位移時,有幾項手術方法可以採用。最新的觀念非常重視脊椎關節的活動度,而不像傳統只求固定好腰椎。
這種動態式內固定骨釘手術完成後,病患穿背架的時間可縮短至兩週,關節活動度則可保存至七成以上。
劉俊麟說,目前最廣泛使用的骨釘內固定及骨融合手術,雖然穩住了滑脫部位,關節間的活動範圍卻從此消失。
病患轉動腰部、彎腰起身會變得困難重重,嚴重者甚至引起其他節腰椎退化加快,下背部僵硬疼痛,乃至於髖關節及膝關節的快速退化,這樣的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該院在五年前開始進行動態式內固定骨釘手術,目前為止已累積兩百五十餘例經驗。追蹤結果顯示,傳統骨釘常見的併發症,像是骨釘脫落、斷裂、移位、感染等,都還沒有出現。
最好的是,術後關節活動度可大幅保留,穿著背架時間也壓縮到最短,對生活品質的衝擊可說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手術時間和傷口大小與傳統無異,但術中失血量較少。
腰椎滑脫肇於脊椎椎體間穩定性不夠,使得椎體之間滑動的情況變大。最常見的退化性滑脫,好發於五十歲以上,且女性病患是男性的六倍。
另一常見的起因椎弓斷裂,則好發於十四歲前的年齡層,可能是遺傳和外傷的關係,所幸成年後滑脫現象會自然趨緩。無論如何,當藥物治療罔效,穿著背架超過一個月也沒改善時,就必須考慮開刀。
劉俊麟說,腰椎滑脫初期往往只是腰酸腰痛,很少出現神經壓迫的症狀,病患通常會尋求尋求推拿按摩來緩解,卻無濟於事。比較嚴重的,會是腰痛延及雙腿,越來越痛且無力走路,甚至大小便失禁,此時只有開刀別無他途。
圖說:醫師劉俊麟與患者陳女士共同出面說明醫療過程。(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2.26
台中嗆警事件重創警形象2010.10.17
中市市議員洪嘉鴻競選總部成立2017.03.15
太平枇杷節枇杷寶寶首度曝光2010.12.11
男子放火燒販賣機挖零錢盒偷錢2016.06.25
行政院長視察豐原安康段社會住宅2015.01.15
車拋錨起火警即時援助2011.01.07
台中市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一月徵才活動2011.08.18
台中衛生局公佈冰品配料添加情形檢驗結果